第96章 家人平安即心安(2/2)
刘文宇被小侄女那清脆的喊声彻底唤醒,揉了揉眼睛,肚子里应景地传来一阵咕噜声。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黄昏的暖色调。
堂屋里,煤油灯已然点亮,昏黄而温暖的光晕洒满了屋子。饭菜的香气阵阵飘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母亲正从灶房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棒子面粥,桌上还摆着一碟猪头肉、一盘辣椒炒的扒鸡,以及中午剩下的贴饼子。
看到他出来,母亲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爱的笑容:“醒啦?快坐下,饭这就好,给你热着呢。”
“哎,娘。”刘文宇应了一声,在桌边坐下。父亲刘大山坐在对面,手里拿着旱烟袋,正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雾缭绕中,他抬眼看了儿子一眼,眉头习惯性地微蹙,声音带着一家之主惯有的沉稳。
“今儿个怎么回来这么晚?我们出门上工的时候也没见你回来,路上没遇到啥事吧?”
刘文宇接过母亲递来的热粥,吹了吹气,神态自然地回答:“爹,没事儿。就是回来路上,顺道拐去大哥那儿瞅了一眼,坐了会儿,说了几句话,这不就耽搁了点工夫。”
他这话半真半假。去看大哥是真,但耽搁时间的真正原因,自然是那番惊人的“吸收”和系统的连升两级。不过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用大哥做由头最是稳妥。
提到大儿子,老娘立刻关切地问道:“你大哥二哥他们在城里还好吧?吃的饱不?”
“好着呢!”刘文宇咬了一口贴饼子,含糊又肯定地开口,“人家一天管两顿饭,大嫂也好。您不用担心……”
“二嫂前两天不是带着月月进了趟城吗?回来我看她心情松快多了,估计是见着二哥挺好,心里的石头落下去不少。”
父亲闻言,点了点头,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些:“嗯,那就好。”
他没再多问城里具体的情况,这个年代,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人们活的都不易,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家常琐事上,昏黄的灯光下,碗筷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透着一种平凡而真实的温馨。
刘文宇风卷残云般喝了两大碗粥,吃了好几个贴饼子,自从重生回来后,他的饭量似乎也见长了。
吃饱喝足,他满足地吁了口气。看着对面的老爹,刘文宇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大前门”,递了过去:“爹,尝尝这个。”
刘大山接过香烟,放在鼻下嗅了嗅,脸上露出些许惬意的表情。刘文宇划着火柴,给父亲点上。父亲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淡淡的烟圈,神态显得更为放松。
刘文宇看着父母,酝酿了一下情绪,脸上适时的流露出几分怀念和牵挂,这才开口,声音比刚才多了些认真的意味:“爹,娘,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下。”
“嗯,啥事?说。”父亲吐着烟圈,示意他说下去。母亲也放下手里的活计,看了过来。
“是这样,”刘文宇语气放缓,“我琢磨着,有些日子没去姥爷、姥姥还有大舅他们那边走动了。
心里头怪想得慌的。也不知道他们近来身子骨都还硬朗不,粮食够不够吃。这心里总惦记着。”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就想着,明天要是没啥事,我想带点粮食,去看看姥爷姥姥和大舅他们。一来是尽尽孝心,二来也是让他们瞧瞧,咱们家现在光景好了,不用再替我们操心。”
刘文宇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记忆中,姥姥姥爷和大舅一家对他们哥仨都极为疼爱,尤其是对他这个老三。
前世家里困难时,姥姥姥爷有点好吃的,总惦记着让大舅给他们送来。
如今自己有了能力,第一时间想到要回报的,自然是这些真心疼爱自己的亲人。
而且,这也是一个将系统空间里粮食合理送出去的绝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