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迎亲(1/2)
2001年农历十月初十,吉,宜嫁娶。
这一日,天公作美,阳光温暖而不炙烈。
今天正是陈予默迎娶周娉婷的大喜之日。
金城仿佛也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陈家宅邸张灯结彩,红灯笼挂满了整座庄园。
而宅前庭院的通道上,10辆S级虎头奔首尾相接,车身上“囍”字缎带在江南冬阳里泛着柔光。
卯时,在精心布置的、贴满大红喜字的新房内,一场传统而寓意深远的仪式——“上头”正在举行。
这是新郎在迎亲前的重要环节,象征着男孩正式步入成年,承担起组建家庭的责任。
陈予默端坐在梳妆台前,身着“瑞兽紫金袍”,领口、袖口及衣襟边缘绣着“缠枝莲纹”,暗合了“连理枝、永相伴”的婚俗内涵。
“好命公”是由大伯陈毅军担任的。
大伯陈毅军是一名军人,级别还不低,。今天的他满面红光,身姿挺拔如松,一身笔挺的藏青色常服更是衬得他龙马精神。
亲侄子结婚,他打飞的从京市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光假期都提前了两个月安排。
此刻,他手持一把崭新的木梳,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头,举案又齐眉……”吉祥话,一边象征性地为陈予默梳理头发。
整个过程庄重而充满祝福的意味。
母亲曾曦晴和大伯母林知意在一旁看着,两人的眼中都满含着欣慰的泪光。
礼成后,陈予默向父母奉上感恩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陈毅博和曾曦晴接过茶饮下,对儿子殷殷嘱咐,送上成家立业的祝福。
吉时已到,迎亲车队准时出发。
鞭炮齐鸣,震耳欲聋,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
陈予默在众多穿着统一西服、精神抖擞的兄弟团的簇拥下,登上主婚车。
车队在热闹的锣鼓声和亲友的欢呼祝福声中,缓缓驶出紫云山庄,浩浩荡荡地向着雅安镇周家老宅进发。
一路上,这气派的车队引得无数路人驻足围观,艳羡不已。
与此同时,周家这边,同样是一片喜庆繁忙。
周娉婷也已穿上了和陈予默同款的“瑞兽紫金袍”,端坐于自己闺房梳妆台前。
“好命婆”——大伯母金琳琳,站在周娉婷身后,手持一把系着红丝带的崭新木梳,脸上带着愉悦而庄重的笑容。
仪式开始,金琳琳用木梳轻轻梳理周娉婷早已盘好的发髻,一边梳,一边朗声念诵着世代相传的吉祥话:“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头,举案又齐眉;再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每梳一下,每念一句,都寄托着对新娘未来婚姻生活最美好的祝愿。
施丽虹站在一旁,看着即将出嫁的女儿,眼眶早已湿润,强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嘴角挂着欣慰的笑容。
梳头仪式完毕,周娉婷向施丽虹奉上感恩茶,感谢她的生养之恩。
施丽虹接过茶,手微微颤抖,饮下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红包和一套足金首饰,作为给女儿的嫁妆和祝福,细细叮嘱她为人妻、为人媳的道理,言语中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周娉婷听着母亲的嘱咐,看着母亲微红的眼眶,自己也忍不住鼻尖发酸,郑重地点头应下。
随后,周娉婷又向在场的其他女性长辈包括陈彩月一一奉茶,感谢她们平日里的照顾。
整个“上头”仪式在温馨、庄重又略带感伤的氛围中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