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曾曦晴的引导(1/2)
初步方案确定后,王老板热情地邀请曾曦晴和周娉婷参观车间,更直观地给两人展示了“天赐服饰”的生产线和工艺。
嘈杂而有序的车间里,周娉婷不时停下脚步,观察工人是如何操作双针车压线,如何熟练地处理拼接处,时不时的还拿起半成品仔细查看线迹和内部做工。
在裁床、缝纫、熨烫、质检等一道道工序直观的展示下,周娉婷对“生产”有了更为具体的概念。
参观完毕,已是傍晚。
奔驰车平稳地行驶在返回金城的国道上,车窗外是冬日傍晚的景色,田野和远山都笼罩在一片静谧的灰蓝色调中。
车内,经历了半天嘈杂车间考察的周娉婷,此刻正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思绪里。
曾曦晴看着儿媳若有所思的侧脸,温和地开口:“怎么样,娉婷?今天去车间里实地看了一圈,你有什么想法?”
周娉婷回过神来,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却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妈,这办厂和我之前的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以前我觉得‘办厂’不过就是租个厂房、买些机器、招些工人干活。今天看了才知道,这里面简直是一个小世界,一环扣一环,哪一环没扣上,都可能出问题。”
曾曦晴微微一笑,她知道此时正是引导的最佳时机。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沉稳而清晰,开始为儿媳勾勒出一幅更具体系性的蓝图:“娉婷,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说明今天的收获还不错。我们办一个厂,尤其是想办成能长久、能立得住的厂,绝不是头脑一热就能成的事。它必须得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和规矩,妈今天跟你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闻言,周娉婷立时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婆婆。
眼前这位可是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听予默说,婆婆她在没退出生意场之前,手段可是比公公还要老练呢。
“这第一桩,也是最基础的,就是‘立项与筹划’。”
曾曦晴斟酌了一番后,缓缓开口,“你得先有清晰的目标。比如我们现在,目标就是做高质量、合规的校服。围绕这个目标,你要去估算需要多大的投资?厂房要多大面积?选址在哪里交通方便又成本合适?这些都要写进详细的计划书里,甚至要请专业的人帮忙测算。”
周娉婷听得屏息凝神,这和她当初盘算着租个小门面、进多少货的思维完全不同。
“第二,是‘注册与建章立制’。”
曾曦晴继续道,“你得给你的厂子一个合法的‘身份’,就像我们前几天去工商局注册‘晨曦制衣’一样。然后,诸如:财务制度的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质量检验标准、工资福利的初步设定等规章制度要跟上。这些白纸黑字的规矩,是厂子后续能稳定运行的骨架,一开始就得立起来,免得日后出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