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万通物流”开业(2/2)
周国强深吸一口气,走到广告牌前,右手稳稳抓住红绸一角,一掀,红绸瞬间滑落。
“万通物流”四个遒劲的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右下角“全国联运”的小字格外醒目。
“噼里啪啦——”
万响鞭炮应声炸响,红色纸屑如雪花般纷飞。
硝烟味中,周国强转身面向前来道贺的亲友和闻讯赶来的客户,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感谢各位捧场!我周国强别的不敢说,就一句话——货交万通,保您畅通!”
“说得好!!”紧接着,人群爆发了一阵此起彼伏的祝贺声。
周娉婷看着站在“万通物流”招牌下壮志凌云的父亲,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由于“万通物流”地处交通便利的黄金地段,又挨着工业区。
因此,一经开业,“万通物流”的订单便源源不断,甚至根本就忙不过来。
周国强连着好长一段时间都忙得脚不沾地,办公室里那部新装的红色电话机几乎成了热线,铃声此起彼伏,常常是这边刚挂断,那边又急切地响起来。
“喂?‘万通物流’!请问您要发什么货?发到哪里?”周国强用头和肩膀夹着话筒,右手飞快地在运单上记录着信息,左手则还有些费力地按着计算器核算着运费。
物流园区的空地上,不同吨位的货车进进出出,引擎的轰鸣声、倒车的提示音、工人们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徐达康和原先车队里的其余几位队友如今大都换了新车,一门心思地就想跟着周国强把“万通物流”做大做强。
他们现在也是“万通物流”的主力队伍。他们那十多年的跑车经验更成了“万通物流”的活招牌。
而陆康庭陆经理呢?
他更是忙得团团转,哪里有需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他一会儿拿着文件夹,跟前来发货的客户确认货物信息和收货地址,快速书写着多联式的货运单;一会儿又跑到仓库区,指挥工人们合理码放货物,确保易碎品和重物分区存放。
2002年的那个时候,电脑管理系统还没有普及。
因此,为了提高运营的效率,陆康庭帮着周国强建立了一套简单的客户档案和运单管理系统,还特意设计了一种用不同颜色夹子区分的台账——红色代表待发运,黄色代表在途,绿色代表已签收。
陆康庭还建议周国强,针对一些发货频繁的老客户,可以尝试推行“月结”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客户的粘性。
渐渐的,“万通物流”就变得井然有序了起来。
周国强看着每天进出的车辆,听着办公桌上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核算着一笔笔实实在在的营收,他心里的那份踏实和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万通物流”这块招牌,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信誉,在金城这片充满机遇与竞争的土地上,逐渐扎根,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