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39章 导航数据库的残片

第39章 导航数据库的残片(2/2)

目录

“当前星图碎片缺失关键拼接节点,无法直接拼接成完整星系图。”系统的光幕上弹出碎片的详细分析,“且数据精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学院本星系坐标精度最高(偏差±100米),可用于短距离移动定位;周边星系星图碎片精度较低(偏差±1000公里),仅能作为‘方向参考’,无法用于精确航行;历史航行日志片段无坐标信息,仅记录航行时间与距离,参考价值有限。”

1000公里的偏差……我苦笑一声,这种精度,要是真的用在星际航行中,说不定会一头撞进小行星带。但转念一想,这些碎片至少让“老兵”号有了“方向感”——之前环境传感器让它能“感知”自身状态,现在星图碎片让它能“认知”所处的空间位置,这已经是从“被动修复”到“主动定位”的重要一步。

“系统,能尝试整合这些星图碎片,修复部分精度偏差吗?比如先把学院本星系的星图碎片修复完整。”我在心里问道,目光停在那片最大的星图碎片上,上面的学院空间站坐标是目前最有价值的信息。

“已启动数据整合程序,优先修复学院本星系星图碎片。”光幕上的星图碎片开始缓慢移动,最大的碎片固定在中央,其他与它有部分重叠的小碎片开始向它靠近,边缘的“锯齿”逐渐对齐。几秒钟后,两片小碎片成功与主碎片拼接,星图覆盖范围扩大了约20%,学院所在行星的完整轨道也显现出来,连行星表面的几个大型建筑群(包括学院主教学楼、星舰停机坪)都有了模糊的标记。

“数据整合完成,学院本星系星图修复率提升至45%,精度偏差修正为±50米;周边星系星图碎片因缺失关键信息,暂无法进一步整合。”系统的机械音带着一丝“遗憾”,“若想完全修复星图,需获取更多星图碎片(可通过探索其他废弃星舰、访问学院数据库等方式),或找到‘老兵’号的备份导航数据存储设备(如之前发现的应急数据盒,可能包含部分备份星图)。”

应急数据盒!我心里一动,之前一直没找到读取设备,现在有了导航数据库的碎片,说不定读取数据盒后,能从中找到匹配的星图碎片,进一步提升修复率。这个发现让我心里的不安减轻了不少——虽然目前的星图碎片有限、精度不足,但至少找到了后续提升的方向,不是“一潭死水”。

我看着光幕上修复后的星图,学院空间站的红色圆点在蓝色星图上格外醒目,旁边的第七船坞坐标也标注得更加清晰,甚至能看到船坞内部的几个主要区域(包括“老兵”号所在的b-12区域)的大致轮廓。这些信息虽然简单,却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小灯,让我对“老兵”号未来的移动有了最基础的期待——至少,它不会在学院本星系里彻底迷失方向。

“系统,这些星图碎片和坐标信息,能存储到个人数据板里吗?后续修复时可能需要参考。”我在心里问道,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个人数据板,这是目前我唯一能随身携带的数据存储设备。

“已将可用数据导出为加密文件,可通过无线传输至个人数据板,传输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删除本地缓存,避免占用过多内存。”光幕上出现一个“传输中”的进度条,几秒钟后,进度条填满,提示“传输完成,文件已加密,仅宿主可解密访问”。

我拿出个人数据板,确认文件已成功保存,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这次访问导航数据库的结果不算理想——92%的损坏率、碎片化的星图、有限的精度,但至少获得了最基础的定位信息,为“老兵”号未来的“移动”打下了最微弱的基础。

就在这时,光幕上突然弹出一条新的提示:“检测到ApU供电电压出现轻微波动(当前11.7V),推测是导航计算机启动导致的短期能耗增加,已自动调整ApU输出功率,电压正在恢复稳定。建议未来访问高能耗设备前,提前补充应急电池,避免能源波动影响其他系统。”

我连忙查看ApU的运行数据,输出功率从490w暂时提升到了540w,电压正在缓慢回升到12V。这个小插曲让我意识到,“老兵”号的能源系统依旧脆弱,每一次新设备的启动,都可能带来新的能源压力,后续修复时,必须更加注意能源的分配与补充。

我站起身,重新将主控制台的面板安装好,虽然螺丝无法完全拧紧,但至少能保护内部的导航计算机,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做完这一切,我最后看了一眼光幕上的星图碎片——那些蓝色的光点和线条,虽然破碎、模糊,却承载着“老兵”号重新飞向星海的最基础希望。

走出舰桥时,阳光已经有些刺眼,船坞里的温度也升高了不少。我掏出个人数据板,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去垃圾场寻找便携式氧气发生器的计划被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必须加快速度,争取在下午之前找到并修复它,为船员休息区补充氧气。

我沿着通道向船坞出口走去,心里不再有之前访问导航数据库时的不安,反而多了一丝“有总比没有强”的安慰。虽然“老兵”号的导航系统依旧残破,星图碎片也远不足以支持星际航行,但这些微小的进步,都在一点点拼凑出“重生”的可能。

或许,修复“老兵”号的过程,就是这样——从一片漆黑到点亮一盏灯,从完全迷失到找到一个坐标,从毫无希望到看到一丝微光。每一步都很慢,每一步都可能有挫折,但只要不放弃,这些微小的碎片,终将拼成完整的“未来”。

我加快脚步,向学院垃圾场的方向走去。那里有等待我修复的便携式氧气发生器,有“老兵”号需要的氧气,而舰桥里的导航数据库残片,则像一颗埋下的种子,等待着未来被更多的“碎片”唤醒,最终长成能指引航向的“星图大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