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 > 第107章 更清晰的图景

第107章 更清晰的图景(2/2)

目录

6.子信号6:18.1\/80.8\/20.7

7.子信号7:18.3\/81.3\/21.2】

数据的稳定性让雷诺惊喜——7组数据中,温度波动不超过0.3c,压力波动不超过0.8kpa,未知参数波动不超过0.6%,这种“高精度稳定”绝非自然现象,更像是“生命维持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的定期上传。而“未知参数21%”,让他瞬间联想到“氧气浓度”——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浓度通常在19%-23%之间,这个数值恰好落在安全区间内。

“难道……舱内真的有人?”雷诺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既兴奋又紧张。他立刻让系统将解析数据与“联邦星舰应急生命维持系统数据格式”比对——结果显示,数据的“温度-压力”比值、波动频率,与“开拓者-3”型星舰的“单人应急避难舱”数据格式匹配度高达85%,唯一的差异在于“未知参数”的编码位置,推测是“避难舱系统老化导致的编码偏移”。

为了验证猜想,雷诺指令被动接收器“重点捕捉未知参数的子信号”,并尝试将其与“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标准信号”比对。10分钟后,接收器再次捕捉到3段子信号,系统的比对结果让雷诺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未知参数的信号频率(2.65Ghz)、脉冲间隔(0.05秒),与联邦标准氧气浓度传感器(型号:o2-218)的信号特征匹配度92%,可判定为“氧气浓度数据”,当前舱内氧气浓度约21%,完全满足人类生存需求】。

三、信息整合后的“判断升级”:从警惕到谨慎期待

当传感器的“环境图像”与接收器的“数据碎片”整合在一起时,信号来源的轮廓变得异常清晰:那不是“敌意陷阱”,也不是“简单的废弃信标”,而是w-01残骸的“单人应急避难舱”,舱内维持着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气压与氧气浓度,持续发送的信号,很可能是“被困者的求救信号”——之前的“U型”主信号是“身份标识”,高频子信号则是“实时环境状态反馈”,目的是让救援者知道“舱内有人存活,环境安全”。

“系统,重新评估信号来源的‘威胁等级’与‘友好概率’。”雷诺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之前的警惕已逐渐被“谨慎的期待”取代。

【更新评估结果:

1.威胁等级:低(绿)——无任何攻击性设备信号,舱内环境适合人类生存,信号特征符合“求救信号”逻辑,无陷阱相关迹象;

2.友好概率:85%——极高概率为w-01残骸的幸存船员,发送信号目的是“寻求救援”,而非“引诱攻击”;

3.剩余疑问:1避难舱内为何仅发送信号,未主动发出语音通讯?(推测可能是通讯模块损坏,仅能发送预设数据信号);2幸存船员的身体状态如何?(无法通过远程检测判断,需近距离接触)】

剩余的疑问,只有靠近避难舱才能解答。雷诺看着数据板上“距离信号来源10公里,预计剩余航行时间30分钟”的提示,心里的犹豫彻底消失——从最初的“未知恐惧”,到现在的“85%友好概率”,每一份新获取的信息,都在增强他“救援幸存者”的决心。毕竟,在这片孤寂的星域里,遇到另一个“同类”,远比获取任何资源都更有意义。

他调整“老兵”号的航向,让舰体与避难舱保持平行漂移,避免因相对速度过快导致碰撞;同时指令维修机器人准备“应急医疗包”与“舱门切割工具”——若避难舱的舱门无法正常开启,需要强行破拆;又检查了应急氧气瓶的储量(剩余1.8瓶),确保能为可能虚弱的幸存者提供氧气支持。

数据板的双屏界面上,左侧的星域图中,避难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红外热成像显示的“温暖区域”像一颗跳动的心脏;右侧的信号波形依旧规律,高频子信号中的“氧气浓度数据”稳定在21%,仿佛在向他传递“安全”的信号。雷诺靠在观测窗前,看着远处逐渐清晰的避难舱,心里充满了“即将揭开谜底”的期待——那扇紧闭的舱门后,是否真的有等待救援的幸存者?他们是否知道w-01残骸解体的原因?这片星域的深处,还有没有其他未知的秘密?

“老兵”号继续平稳前行,远程传感器的镜头始终锁定避难舱,被动接收器的天线精准捕捉每一段信号,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对“灵敏的耳朵”,守护着这场“跨越18公里的救援之旅”。雷诺知道,接下来的30分钟,将是他与“老兵”号在这片星域最关键的时刻之一——他们不仅可能拯救一条生命,更可能找到理解这片星域、甚至回家的新线索。

信息带来的判断力,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之前模糊的探索之路;而对“友好信号源”的期待,则像一股暖流,驱散了太空的孤寂与寒冷。在漆黑的太空中,“老兵”号载着雷诺的期待,向着那片“温暖的信号源”,稳步靠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