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星璃的指引(1/2)
“老兵”号平稳降落在废弃采矿行星的平坦区域,船体接触地表的瞬间,扬起一阵灰色的尘埃,在无大气层的真空环境中,尘埃像凝固的烟雾,缓缓向四周扩散。雷诺打开舱门,冷风裹挟着细小的矿渣涌入,他紧了紧宇航服的领口,目光扫过地表——废弃的采矿设备锈迹斑斑,金属支架扭曲成怪异的形状,远处的信号塔塔身倾斜,只剩下半截矗立在灰色的地表上,像一座沉默的墓碑。
“信号塔的基座还在,应该能修复基础功能。”雷诺用宇航服的内置扫描仪检测信号塔,屏幕上显示【结构完整性40%,核心线路未完全锈蚀,可通过应急电源启动】。他回头看向舱内的星璃,“你在船上等着,我去修复信号塔,争取让它发出定位信号,乔治说不定能收到。”
星璃却摇了摇头,额间菱形晶体的蓝光比之前明亮许多,她起身走向舱门,目光投向天空——那里没有大气层的遮挡,星辰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无数光点在漆黑的宇宙中闪烁,形成复杂却有序的排列。“我……和你一起去,”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坚定,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过,像是在描摹星群的轨迹,“我感觉……这里的星空,和我家乡的……有点像,或许能……找到方向。”
雷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星璃的感知能力多次帮团队化险为夷,或许她真的能从星空中发现线索。两人穿戴好宇航服,并肩走向信号塔,金属靴踩在矿渣地上,发出“咯吱”的轻响,在寂静的星球表面格外清晰。
抵达信号塔底部时,夕阳的余晖透过星群,在塔身上投下长长的阴影。雷诺拿出工具包,开始拆解信号塔的锈蚀外壳,金属碎片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星璃没有帮忙,而是走到信号塔旁的高地上,抬头凝视星空,额间晶体的蓝光随着星群的闪烁微微波动,像在与遥远的星辰产生共鸣。
“线路锈蚀得比想象中严重,至少需要2小时才能接好应急电源。”雷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宇航服内的温控系统已降至最低功率),回头看向星璃——她依旧保持着抬头凝视的姿势,双手微微抬起,指尖悬在半空,仿佛在触摸无形的星轨,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茫然,反而多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
突然,星璃的身体轻轻一颤,额间晶体的蓝光骤然变亮,她猛地指向星空的某个方向——那里的星群排列成“镰刀”形状,最亮的一颗恒星旁,有一颗微弱却稳定的光点,不仔细看几乎会忽略。“那……里!”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手指紧紧锁定那个方向,“‘卡伦’……坐标……37.5,112.8!”
“卡伦?坐标37.5,112.8?”雷诺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星璃从未接触过联邦的星图坐标系统,却能精准报出具体数值,而且“卡伦”是旧联邦对某片星域的古称,早已不再使用,她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你怎么确定这个坐标?那里有什么?”
星璃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个方向,手指轻轻划过空中,像是在感知某种无形的波动:“我……能看到星群的‘流动’,它们不是……随机排列的,而是……沿着特定的‘轨迹’移动,就像……家乡古籍里画的‘星路’。”她顿了顿,额间晶体的蓝光扫过雷诺的扫描仪,“而且……我能感知到……那个方向有……稳定的‘脉冲’,不是……普通恒星的能量,是……有规律的波动,像……导航灯塔。”
雷诺的心跳瞬间加快——脉冲星!在未知星域中,脉冲星的稳定信号是最可靠的导航依据,因为其自转周期恒定,能通过信号频率计算精确坐标。但脉冲星的信号极其微弱,普通扫描仪很难捕捉,星璃竟然能通过“感知”发现?
他立刻回到“老兵”号,启动飞船的深空扫描仪,将扫描方向调整至星璃所指的“37.5,112.8”坐标,频率范围设定为脉冲星常见的1.4-2.0Ghz。扫描仪的屏幕上最初只有杂乱的噪音波纹,随着功率逐渐提升,一道微弱却规律的脉冲信号缓缓浮现——信号频率稳定在1.7Ghz,每0.5秒出现一次峰值,完全符合脉冲星的信号特征!
“真的有脉冲星!”雷诺的声音带着震撼,屏幕上的信号波纹逐渐清晰,形成整齐的锯齿状曲线,“信号强度虽然弱,但足够用于导航!只要通过脉冲星的周期计算,我们就能确定当前的精确位置,甚至找到回‘枯木空间站’的航线!”
星璃走进舱内,额间晶体的蓝光与扫描仪的屏幕光交织,她的手指轻轻点在信号波纹上:“这颗脉冲星的……周期,和我家乡的‘引路星’……很像,古籍里说,跟着……这样的星,就能……找到安全区。”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释然,之前的孤独与茫然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方向”的坚定,“而且……我能感知到,乔治的……方向,和这颗脉冲星的……方向,是一致的,他可能……也在跟着类似的信号移动。”
雷诺的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难以置信于星璃“感知星群与空间波动”的能力,这早已超出“知识储备”的范畴,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宇宙感知”;同时,又充满了依赖感——在这片陌生的星域,星璃的指引成了唯一的希望,比任何导航系统都可靠。
“你能再感知一下吗?”雷诺调整扫描仪的参数,“我们需要更精确的脉冲星周期数据,才能计算出回‘枯木空间站’的航线,还有乔治的大致位置。”
星璃点头,闭上眼睛,额间晶体的蓝光变得格外明亮,几乎笼罩了整个控制台。她的呼吸逐渐平稳,手指在半空轻轻颤动,像是在跟随脉冲星的信号节奏。几分钟后,她睁开眼睛,报出一串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周期……0.472秒,信号……每3次峰值后,会有一次……微弱的‘跳跃’,是……星际尘埃造成的,计算坐标时……需要修正这个偏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