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莉娜的融入(2/2)
小郑拿着平板电脑记录坐标,突然发现莉娜设置的侦查点,正好与星璃之前优化的“灵能感应阵列”探测范围完美衔接——阵列覆盖50公里外的远距离目标,侦查点则负责50公里内的近距离警戒,两者形成“无死角防御网”。“莉娜姐,你是不是和星璃姐商量过?你们的防御范围刚好能接上!”
莉娜摇了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我只是根据她之前调整的阵列参数,选了信号覆盖的‘盲区边缘’。她的灵能擅长远距离探测,我的侦查擅长近距离细节,刚好能互补。”
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渐渐成为团队的日常。星璃优化灵能装置时,会主动询问莉娜“实战中需要的功能”;凯设计武器系统时,会优先参考莉娜提供的“弹道数据”;雷诺制定防御计划时,会将莉娜设置的侦查点纳入“第一道预警线”;老周和小郑整理物资时,会特意为莉娜准备“维修工具”和“侦查装备”——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将莉娜的“行动”转化为“团队习惯”。
一周后的“防御演练”中,莉娜的“融入”终于展现出完整的价值。当星璃的灵能感应阵列发现“模拟追猎者舰队”从100公里外逼近时,莉娜设置的侦查点立刻传来“近距离环境数据”——风速3级、湿度60%、小行星带分布密集;凯根据这些数据,快速调整主炮的“防风偏转参数”和“能量扩散范围”;雷诺则根据侦查点的坐标,指挥老周和小郑启动对应区域的防御护盾;而莉娜则带着星璃改造的狙击步枪,在最前线的侦查点精准“击落”2架“模拟无人机”,为团队争取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围坐在射击训练场的草地上,分享着刚才的收获。莉娜靠在一棵人造树下,手中擦拭着狙击步枪,听着凯兴奋地讲解“主炮参数优化方案”,看着雷诺和老周讨论“侦查点与护盾的配合”,星璃则在一旁补充“灵能感应与侦查点的信号同步方法”。她没有多说什么,却在每个人的发言中,看到了自己的“行动痕迹”——那些她默默参与的维修、分享的经验、设置的侦查点,已经成为团队“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
“莉娜,这次演练能成功,你的侦查点和弹道数据功不可没。”雷诺走到莉娜身边,递过一瓶水,“之前你总是一个人负责警戒,现在我们终于能和你一起,构建完整的防御网了。”
莉娜接过水,轻轻拧开瓶盖,目光扫过身边笑着讨论的同伴。她想起刚加入团队时,自己总是习惯独自守在狙击炮台,很少参与其他工作;而现在,她能自然地帮老周修船,能耐心地指导凯和雷诺射击,能和小郑一起设置侦查点——她不再是“单独的狙击手”,而是“团队的防御支柱”。
“我们是一个团队。”莉娜的声音依旧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的狙击,星璃的灵能,凯的技术,你的指挥,老周和小郑的维修……少了谁都不行。”
夕阳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将团队的影子拉得很长。莉娜靠在树下,看着远处“老兵号”的船体在维修机器人的作业下渐渐恢复轮廓,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归属感”。她知道,自己的“融入”不是刻意改变,而是在与团队的并肩作战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员”。
这种融入,没有热烈的宣言,没有刻意的迎合,只有“用行动支持同伴,用经验填补空白”的可靠。它像一杯温水,平淡却温暖,渐渐渗透到团队的每一个角落,让“先锋号”不再是临时的避难所,而是真正的“家”。
当夜幕降临时,莉娜像往常一样前往最前线的侦查点值班。但这次,小郑主动提出和她一起——他想学习更多的侦查技巧,为团队分担更多责任。两人走在“先锋号”的通道上,月光透过舷窗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温柔的光斑。
“莉娜姐,以后你还会教我设置侦查点吗?”小郑问道。
“会。”莉娜点头,“但以后,我们要一起教更多人。因为团队的防御,需要每个人都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同伴。”
小郑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莉娜的“融入”不仅是她自己的成长,更是团队“共同成长”的开始。在这片充满挑战的星空中,他们将像这样,用行动相互支持,用默契彼此信任,构建起一个“无人掉队、无人缺席”的完整团队,迎接未来的每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