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71章 春雷动九州,英才聚咸阳

第71章 春雷动九州,英才聚咸阳(2/2)

目录

驿马向北,渡过淮水,布告张贴在淮阴县城略显破败的告示栏上。围观者多是些布衣寒士,神情或麻木,或好奇,或带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人群中,一个身材颀长、面容清癯却带着几分菜色的青年,正凝神细读。他衣着寒酸,洗得发白,膝盖处还打着补丁,但腰杆却挺得笔直,眼神专注而明亮,透着一股超乎其境遇的沉静与智慧。正是韩信。

他看得极慢,极仔细,每一个字都仿佛要刻进心里。当看到“不问出身贵贱,唯才是举”时,他平静的眼眸深处,如同投入石子的深潭,骤然激起剧烈的波澜!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才华、被轻视的屈辱、对未来的迷茫,在这一刻,仿佛被一道强光照亮!

“兵法……算学……”韩信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这两科上。他熟读兵书,腹有韬略,更兼对山川地理、形势计算有着近乎本能的天赋。算学一道,虽未系统学习,但他心算之快、思路之奇,远超常人。这,就是他叩开命运之门的钥匙!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希望充斥胸膛,韩信猛地转身,不再看那布告,而是朝着城外淮水边那座熟悉的茅屋飞奔而去!脚步轻快得如同要飞起来。

“季桃!季桃!”韩信还未进门,带着喘息却无比兴奋的声音已经传了进去。

茅屋门被推开,一个荆钗布裙、面容清秀温婉的少女探出身来,正是与韩信相依为命的季桃。她看着韩信从未有过的激动神情,有些讶异:“信哥?怎么了?跑得这么急?”

韩信冲到季桃面前,双手扶住她的肩膀,眼睛亮得惊人:“机会!季桃,我们的机会来了!朝廷开春闱科考!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分科取士!我要去考兵法科和算学科!”

他语速飞快,将布告内容和自己盘算和盘托出:“兵法是我所长!算学我亦有天赋!只要考中,便有官身!便有俸禄!便能……便能堂堂正正地娶你!再不用让你跟着我受苦了!”说到最后,声音已带哽咽,眼中是无比的坚定和炽热的承诺。

季桃听着,初时惊愕,随即眼中涌出泪水,是喜悦,是心疼,更是无条件的信任。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颤音:“信哥!你去!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你!家里有我,你安心备考!我……我等你回来!”她转身跑回屋内,片刻后拿出一个小心珍藏的、绣着简单花纹的布囊,里面是她日夜纺纱织布攒下的一点微薄积蓄,“这些……你带着路上用……”

韩信看着那小小的布囊和季桃殷切的眼神,心中暖流激荡,更是豪情万丈。他紧紧握住季桃的手,斩钉截铁:“季桃,等我!待我金榜题名,必以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娶你过门!我韩信,定要在这大秦的天下,闯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做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寒水之畔,茅屋之前,一对身处微末的男女,因帝国一道求贤令,许下了改变彼此命运的沉重诺言。

春闱的讯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帝国广袤的疆域内,激起了千层浪花,映照出世间百态。

陈留县郊外,一处幽静的竹庐内,气质沉静、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张良,仔细阅读着门生抄录回来的布告全文。他手指轻轻敲击着竹简,目光深邃,仿佛在推演着这科考背后帝国的意图和未来的变局。

高阳县酒肆,狂生郦食其正与几个酒友高谈阔论,听闻春闱消息,醉眼猛地一睁,拍案而起:“哈哈!天助我也!凭我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之能,这‘奇策’一科,舍我其谁?取功名如探囊取物耳!”狂态毕露,引得酒肆中人侧目。

定陶,巨野泽畔,渔民出身的彭越,看着乡吏张贴的布告,目光灼灼地盯着“武科”二字。他一身精悍之气,常年在水泽间与官府周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和胆识。“武科……授军中武职?这倒是一条出路!”他摸着腰间的鱼叉,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沛郡丰邑,正在为乡里富户操办丧事的周勃,趁着间隙挤到告示前。他认得几个字,看到“秦律”、“武科”,挠了挠头。他心思缜密,办事牢靠,更有一身力气和胆魄。“秦律……管人的规矩?武科……打架的本事?好像都沾点边?”他憨厚的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洛阳,精于算学、律历的张苍,正埋头于一堆算筹和竹简之中。当友人将春闱消息告知,并指着“算学”一科时,他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狂热的求知光芒:“算学!竟单列一科?此乃大道!吾道不孤矣!”立刻丢下手中事务,开始整理自己多年的算学心得。

颍川,年轻的贩缯者灌婴,走南闯北,消息灵通。听闻春闱分科,尤其留意“商学”一科。他头脑灵活,精于算计,对货殖之道有独到见解。“商学?考买卖之道?这倒是新鲜!或许……是个机会?”他掂量着手中的钱袋,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

深山的寒窗下,油灯彻夜不熄,苦读的身影映在窗棂;市井的喧嚣中,有潦倒的文士翻出蒙尘的典籍,眼中重燃希望;乡野的草庐里,粗通文墨的汉子对着布告上的“农桑”、“水利”科目,摩拳擦掌;边关的烽燧旁,识字的戍卒传阅着抄录的布告,议论着那遥远的“兵法”与“武科”……

帝国的驰道上,背着简单行囊的身影开始增多。他们或独自一人,踽踽独行;或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方向,都是郡城,最终的目标,是那八座设有考场的都城。寒门士子,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和微薄的盘缠;市井奇才,带着一身本领和跃跃欲试的野心;甚至一些破落贵族子弟,也放下昔日的矜持,准备在这新的赛道上奋力一搏。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古老的谚语,在始平皇帝扶苏开创的“唯才是举”的新时代,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澎湃生机。一股无形的、汇聚天下英才的洪流,正沿着帝国的水泥驰道,向着八座考场,向着帝国的未来,奔涌汇聚!

当帝国四方风起云涌,英才向咸阳以及各地春闱考场汇聚之时,帝国的心脏——咸阳城,尤其是那座新建的、气势恢宏的考场区域,已然进入了一种肃穆而紧张的临战状态。

夜色下的咸阳,灯火辉煌。新铺就的水泥街道平整宽阔,马蹄声和车轮声清晰可闻。一队队巡逻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他们身着新式作训服,肩章闪亮,眼神锐利,行动间带着一种久经训练、令行禁止的干练气质。这正是被那九百名学院军官注入新血的禁军!虽然只有短短时日,但那股骄惰散漫的暮气已被强行压制,一种新的、铁血高效的军纪正在艰难而坚定地重塑。

蒙恬身着便服,在几名同样气息精悍的亲卫陪同下,亲自巡视着考场外围。他目光如鹰,扫过每一处岗哨,检查着围墙上新安装的、在灯火下泛着幽光的玻璃窗,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与期待。

“各门守卫,增加一倍!尤其是夜间,凡靠近考场百步之内,无通行令牌者,无论何人,一律驱离!有强行闯入者,格杀勿论!”蒙恬的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他深知这次春闱对陛下的重要性,绝不容许任何闪失。

“喏!”身边的军官沉声应命,眼神坚定。

巨大的考场建筑群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水泥砖石筑就的高墙隔绝了内外,新安装的玻璃窗内,隐约可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号舍。礼部的吏员们还在里面做最后的布置和检查,确保每一张桌案平稳,每一支由工部统一制作供应的“铅笔”和“白纸”都摆放到位。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料、石灰和油墨混合的气息。

叔孙通在几名属官的簇拥下,正亲自核对弥封试卷的铁箱和存放处的守卫名册。他神情严肃,一丝不苟。活字印刷的《考纲》和《经史精要》堆积如山,已分发至各郡县报名点。

工学院和化学院的方向,彻夜灯火通明。茅焦和徐福虽未直接负责春闱,但技术上的突破让整个皇家学院都笼罩在一种亢奋的氛围中。新制的玻璃被小心翼翼地裁切,安装到更多重要建筑的窗牖上;车床的轰鸣声隐约传来;而远离城区的秘密试验场,正进行着“飞雷神”炮更进一步的测试。帝国的力量,在文治与武备两条线上,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蓄、攀升。

章台宫最高处的观星台上,扶苏凭栏远眺。咸阳城的万家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在他脚下流淌。他仿佛能看到,在帝国广袤的疆域上,无数怀揣着梦想与野心的身影,正从四面八方,沿着那一条条由水泥浇筑的帝国血脉,向着这座汇聚了帝国最高智慧与权力的心脏,滚滚而来。

他的目光扫过肃穆的考场,扫过焕发新貌的宫禁,扫过远处皇家学院隐约的灯火,最终投向深邃的夜空。

这场覆盖帝国、汇聚天下英才的科考,将为这个浴火重生的大秦,孕育出怎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

帝国的熔炉,已熊熊燃起。只待四月初九,春雷炸响,便是真金闪耀之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