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75章 金榜题名动秦土,英才入彀铸新秦

第75章 金榜题名动秦土,英才入彀铸新秦(2/2)

目录

2.孔仅(南阳大冶铁商之子)-甲上

3.东郭咸阳(齐地海商之后)-甲上

兵法科:

1.兵甲字柒叁(姓名籍贯暂隐)-钦定甲上魁首!

2.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甲上

3.周勃(泗水郡沛县)-甲上

奇策科:

1.郦食其(陈留高阳)-甲上

2.策甲字玖伍(姓名籍贯暂隐)-甲上

3.陆贾(楚地)-甲上

武科(综合排名):

1.项羽(吴郡)-弓马:甲上!器械:甲上!角抵:甲上!负重:甲上!军阵策论:甲上!

2.樊哙(泗水郡沛县)-弓马:甲上!角抵:甲上!负重:甲上!器械:甲中!军阵策论:乙上!

3.英布(六县)-弓马:甲中!角抵:甲上!负重:甲上!器械:甲中!军阵策论:甲下!

当看到“项羽”的名字高居武科榜首,且弓马、器械、角抵、负重、军阵策论五项均为“甲上”时,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这个天生神力的霸王,终究还是以最耀眼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在传统武艺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而“兵甲字柒叁”和“策甲字玖伍”这两个暂时隐去名字的编号,则如同两颗最耀眼的星辰,悬挂在扶苏的心头,让他充满期待。

“好!好!好!”扶苏连赞三声,合上最后一本名册,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振奋与欣慰,“金榜题名动咸阳!此榜之上,英才济济,星光璀璨!有萧何、曹参这等治国干吏,有泛胜之这等富民能臣,有耿寿昌、公输忌这等格物巧匠,有桑弘羊、郦食其这等经世奇才,更有李左车、周勃、樊哙、英布这等沙场虎贲!更有那兵策无双、奇谋迭出的隐世之才!”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充满了开创盛世的豪情,“此乃天佑大秦,赐朕如此多英才!帝国中兴,指日可待!”

群臣无不激动,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天佑大秦!”

“中书令!”扶苏看向侍立一旁的李斯。

“臣在!”李斯立刻躬身出列。

“即刻拟旨!”扶苏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其一:将此金榜名录,誊抄八份,连同各科前五百名榜单,由驿站快马加急,发往八都公示天下!让帝国万民,同庆此抡才盛典!”

“其二:金榜题名者,凡榜上有名者,皆视为帝国取用之才!着吏部牵头,会同其余五部,量才适用,拟定职司分配。各科前三甲,优先分配至六部核心衙署,暂为六部尚书助手,随堂观政,熟悉部务!朕要他们在实践中磨砺,在工作中考核,以观后用!”

“其三:凡此次春闱参考,未登榜之考生,持其考牌及郡县官府开具之文书,可自愿入‘帝国皇家学院’进修!学院分设各科,授以更深之经世致用之学、新式格物之技、帝国新政之要!学成考核优异者,优先擢用!此非强制,然此乃朕给予落第士子另一条报国进取之途!昭告需详尽,务必使天下士子知晓朕拳拳爱才、广开进路之心!”

“臣,李斯,领旨!”李斯声音洪亮,心中亦是激荡。陛下此举,不仅网罗了眼前英才,更以皇家学院为蓄水池,为帝国源源不断地培养新血,其眼光之长远,布局之宏大,令人叹服。

“还有,”扶苏的目光转向那份标记着“兵甲字柒叁”和“策甲字玖伍”的卷宗,嘴角露出一丝期待的笑意,“着礼部准备,朕要亲临贡院,为各科魁首,特别是这两位…揭晓身份,唱名授荣!”

圣旨如春雷,瞬间传遍咸阳。

最先沸腾的是贡院门前的巨大告示墙。十数名礼部吏员在禁军的护卫下,将一张张以工整馆阁体书写、盖有礼部大印的巨幅榜单张贴其上。

“放榜了!放榜了!”不知是谁一声呐喊,如同点燃了火药桶,无数等候已久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向告示墙。有锦衣华服的世家子弟,有布衣草履的寒门士子,有翘首以盼的随行家眷,更有纯粹看热闹的咸阳百姓。人声鼎沸,万头攒动。

“秦律第一!萧何!泗水郡沛县!甲上!”

“农桑第一是泛胜之!齐地来的高人!”

“看武科!武科第一是项羽!吴郡的!五项甲上!我的天!”

“樊哙!泗水樊哙!武科第二!弓马也是甲上!厉害!”

“商学第一桑弘羊?洛阳那个商贾之子?啧啧,陛下果然不拘一格!”

“兵法第一怎么是个编号?‘兵甲字柒叁’?奇策第二也是编号?陛下钦点?这得多大的才啊!”

惊呼声、议论声、赞叹声、失落的长叹声、喜极而泣的哽咽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有人捶胸顿足,有人仰天大笑,有人挤在榜前一遍遍寻找自己的名字,有人被狂喜的同伴高高抛起。

“中了!沛公!农桑科第二!曹参!是曹参!”夏侯婴眼尖,在农桑榜前列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激动地扯着刘邦的袖子大喊。

“啥?曹参第二?那老子呢?老子第几?”刘邦踮着脚,急切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寻。

“找到了!沛公!在这儿!农桑科…一百七十八名!”樊哙嗓门更大,指着榜单中段的位置。

“一百七十八?”刘邦脸上的兴奋僵了一下,随即又咧开嘴,拍着樊哙的肩膀,“哈哈!中了就好!中了就好!老子也是榜上有名的人了!走,樊哙、夏侯婴,今日酒钱算我的!不醉不归!等萧何和曹参那两个小子回来,让他们请更好的!”他挤开人群,勾肩搭背地拉着两人,大笑着朝酒肆走去,市井的狡黠与豁达展露无遗。虽然名次不高,但能挤进这全国前五百,对他这个沛县混混头子来说,已是祖坟冒青烟了。

与此同时,在城西一间简陋的客栈内。

韩信静静地看着手中那份由礼部小吏送来的、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上面清晰地写着:“考生韩信,兵法科,魁首(兵甲字柒叁)。奇策科,第二名(策甲字玖伍)。着即刻准备,待陛下亲临贡院唱名授荣。”

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双沉静如古井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星辰坠落,溅起一片璀璨的光华。他缓缓收起文书,走到窗边,望向章台宫的方向,对着那片巍峨的宫阙,深深一揖。胸中翻腾的,是得遇明主、壮志将酬的激越,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即将肩负起帝国未来的使命感。

数日后,当榜单抵达吴县。项羽看着那份宣告为“武科魁首”并罗列五项“甲上”的榜单,脸上充满喜色。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也证明自己有能力在大秦的舞台上重振项氏一族的荣光!他攥紧了双手,指节发白。咸阳的荣耀!帝国的魁首!这些是属于他属于项氏的尊严!

章台宫的高处,扶苏凭栏远眺。

他能看到贡院门前那涌动的人潮,能想象到金榜题名者的狂喜与落榜者的黯然,更能感受到那股由千万士子汇聚而成的、推动帝国前行的磅礴力量正蓄势待发。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扶苏轻声自语,嘴角扬起一个无比自信、充满希望的弧度。他仿佛看到,萧何、曹参在吏部、户部梳理新政;泛胜之、郑国在田间河渠推广新法;耿寿昌、公输忌在工坊学院钻研格物;桑弘羊、郦食其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李左车、周勃在沙场点兵;樊哙、英布为冲锋陷阵的猛将;韩信立于舆图之前,运筹帷幄;而项羽……他那盖世勇力,终将在帝国开疆拓土的征途上,找到最合适的战场!

帝国的巨轮,已满载着新生的力量,拉响了启航的汽笛。一个由穿越者引领、汇聚了华夏历史最璀璨群星的、前所未有的强盛帝国,正迎着始平元年的朝阳,轰然驶向波澜壮阔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