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泥沼中的绝望,来自枭雄的凝视(2/2)
……
远处,一片狼藉的土坡后。
曹操在曹洪的搀扶下,半靠在一块烧焦的断墙上,他肩膀上的伤口已经经过了简单的包扎,但失血带来的眩晕感,依旧让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可他此刻却仿佛完全忘记了疼痛,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远方那不可思议的一幕。
他看到了。
他清楚地看到了那支百战百胜的西凉铁骑,是如何在一瞬间陷入了诡异的混乱。他也看到了那支人数并不占优的玄甲军,是如何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姿态,从容不迫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孟德……那李玄……究竟是何方神圣?”曹洪的声音都在发颤,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败退的混乱中,出现了幻觉。
曹操没有回答。
他的嘴唇紧紧抿着,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忌惮,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枭雄发现同类的审视与警惕。
他原本以为,李玄只是一个运气不错,得了些精兵,有些小聪明的年轻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他都看作是其麾下将士勇猛,以及他善于抓住时机的结果。
可眼前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这不是勇猛,也不是时机,这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力量。
一种近乎“道”的力量。
曹操是个不信鬼神的人,但他相信,万事万物,皆有其理。李玄,一定是通过某种他不知道的“理”,才做到了这一切。
或许是早就勘探好了地形,利用了这片区域特殊的水文地质?
不,不可能。他们是追击方,一路仓促行军,哪有时间做如此精密的布置?
难道……
曹操的脑海中,猛然闪过那些关于太平道妖术的传闻。他看了一眼李玄身边那个身穿道袍,指挥若定的女子,心中更是疑云丛生。
这个李玄,藏得太深了。
他就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你以为看到了井口的大小,却永远不知道,这口井到底有多深,井下又藏着怎样的波涛暗涌。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良久,曹操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话。他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日后若不能为我所用,必为心腹大患!”
……
“撤!全军后撤!快撤!”
徐荣终于从那巨大的震惊与恐惧中挣脱出来,他发出了凄厉的嘶吼。
他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他麾下的步卒,也会被对方那种诡异的手段和冰冷的军阵,一点点蚕食殆尽。他必须撤退,重整旗鼓,将这里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禀报给太师!
西凉军如蒙大赦,残余的步卒和骑兵,丢下那些依旧在泥沼中哀嚎的同袍,掉头便向来路仓皇逃窜。
李玄并没有下令追击。
他的玄甲军人数本就处于劣势,刚刚一番激战,虽然战果辉煌,但将士们的体力也消耗巨大。更重要的是,曹操和刘备的部队已经被冲散,此刻最要紧的,是稳住阵脚,收拢残兵,而不是盲目扩大战果。
“传令,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拢友军!”
李玄的命令再次下达。
玄甲军立刻停止了推进,一部分人警戒四周,另一部分人则开始救助那些散落在战场各处的曹军和刘备军的士兵。
刘备带着仅剩的数十名亲兵,在关羽和张飞的护卫下,面带惭色地走了过来。
“李将军……大恩不言谢!”刘备对着李玄,深深一揖。
他此刻的心情,比曹操还要复杂。若说曹操是忌惮,那他刘备,更多的则是感激与震撼。他亲眼看着自己的部下被冲得七零八落,而李玄的部队却能创造奇迹。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对李玄的敬佩,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玄德公言重了,同为讨董盟军,理当互助。”李玄伸手将他扶起,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然而,这丝笑意还未完全绽放,就猛地凝固在了脸上。
一名负责在外围警戒的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脸上带着死一般的煞白,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尖锐得变了调。
“将军!不……不好了!”
斥候指着他们来时的方向,也就是洛阳城的东方,声音颤抖地嘶喊道:
“东面……东面又出现了一支西凉大军!火把连天,尘土蔽日,已经……已经彻底封死了我们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