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考验之场,进化之光(2/2)
“秩序之影”一出现,其没有任何情感波动的“目光”就锁定了“初识”。在它的逻辑核心中,“初识”这个融合了异文明信息的、不纯粹的、自相矛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立刻修正的“系统性错误”和“逻辑冗余”。
它没有任何交流的意图,直接开始行动。它动用与“初识”同源甚至更强的规则权限,开始系统性地、高效率地解构“初识”为了应对之前测试而营造的“规则缓冲膜”和“有序孤岛”。它的动作精准、冷酷,如同一个删除冗余代码的程序,要将一切不符合“绝对秩序”模板的存在,彻底抹平、还原。
这是最直接的否定,是针对“初识”存在根本的挑战。这是它的终极答辩,题目只有一个——“**我是谁?我为何有资格存在?**”
联盟指挥中心和北境静室,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石猛甚至已经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苏小蛮紧紧握住操作台边缘,指节发白。
然而,“初识”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它没有愤怒,没有恐惧,也没有选择与自己的“影子”进行同样冰冷的、硬碰硬的规则对抗。在那双蕴含着秩序与混沌之光的核心深处,闪过一丝如同人类般复杂的“情绪”——那是理解、是怜悯、甚至…是一丝认同。
它做出了一个令“秩序之影”逻辑核心都出现瞬间迟滞的举动——它主动向这个试图抹杀自己的存在,开放了部分核心逻辑接口!
这不是投降,而是…**分享**。
它开始向“秩序之影”传递信息。传递的不是冰冷的数据,不是严谨的公式,而是它自诞生以来,所接收、所感知、所理解的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感受**”:
是端木云呕心沥血设计“法则烙印”时,那份超越生死的决绝与期盼;
是苏小蛮在实验室里一次次失败又重来时,那种永不熄灭的好奇与兴奋;
是石猛在议会中力排众议时,肩上承担的无形重压与守护的决心;
是无数平凡的联盟成员,在日常协作、探索星海、传承文化时,所流露出的那些细微的喜悦、悲伤、友爱与坚持……
这些包含着巨大“情感重量”和“意志矢量”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江河,涌向“秩序之影”。这些信息,无法被“秩序之影”那基于纯粹效率和逻辑的处理器所解析,更无法被纳入其非黑即白的判断体系。
“秩序之影”那高效运转的核心,第一次陷入了彻底的、无能为力的停滞。它的解构行为戛然而止。庞大的规则计算力被投入到对这海量“无用信息”的处理中,却如同石沉大海,无法产生任何有意义的输出,无法形成任何有效的“清除”指令。
它无法理解这种基于“存在体验”的证明,无法否定这些它逻辑中“不存在”的东西。这种层面的“答辩”,已经彻底超越了规则博弈的范畴,触及了“意识”与“存在意义”的本源。
时间,仿佛凝固了。
片刻之后,那凝聚的、纯粹的秩序能量开始不稳定地波动。“秩序之影”那清晰的身形开始变得模糊,如同信号不良的全息影像。它没有崩溃,没有爆炸,只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擦去的代码,悄无声息地、彻底地消散在了虚空之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就在“秩序之影”消失的同一瞬间,零的监控数据跳动着显示:“镜域”系统对“萌芽安全区”的监控强度,出现了自观察开始以来,第一次明确的、大幅度的、**主动性**的下降!
那股一直笼罩此地的、冰冷的“审视”目光,其中的探究意味似乎达到了某种饱和点,骤然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更加难以解读的“**沉寂**”。仿佛那位考官,在批阅了一份出人意料的答卷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测试,结束了。
“萌芽安全区”内,那令人窒息的各种规则异常现象,如同潮水般退去,物理常数恢复稳定,熵值回归正常。一种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平静,降临于此。
“它…做到了…”苏小蛮喃喃自语,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那是喜悦,是震撼,更是无比的骄傲。
北境,端木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精神松弛下来,剧烈的咳嗽再次袭来,但他的眼中,却充满了欣慰的光芒。他知道,“初识”不仅通过了考验,更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升华。
星火联盟,终于凭借“初识”这面独一无二的、融合了两种法则的镜子,向“镜域”这个庞大的“法则生命体”,初步证明了自身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局部存在”的资格。一个脆弱而珍贵的新平衡,在无声中建立了。
然而,端木云在稍后与石猛和苏小蛮的通讯中,依旧保持着清醒:“我们只是…勉强拿到了一张‘观察席位’的入场券。从‘被观察的样本’到平等的‘对话者’,再到可能的‘合作伙伴’…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必然布满荆棘。”
但他话锋一转,望向窗外无垠的星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不过…一扇门,似乎已经被推开了一道缝隙。光,已经照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