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杀手重生之毒妃传 > 第19章 静默织网,重构低语

第19章 静默织网,重构低语(1/2)

目录

“谐波共鸣”计划成功的余波,并未带来预想中的风暴,反而将“镜域”边缘推向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极致的宁静。

这种宁静与之前的“静默期”截然不同。那时的静默,尚能感受到规则背景如常流动,能捕捉到“织构低语”的细微呢喃。而此刻,一切仿佛都凝固了。

“同化力场”的强度维持在共鸣后的低水平,不再波动,如同冻结的冰层。“肃正之影”的活性信号在探测器中几乎归于一条平直的基线。甚至连“织构”网络本身那永不停歇的能量流转,都变得异常缓慢、粘稠,仿佛运行在超高粘度的介质中。

“报告…区域K-9能量流速度下降至基准的7%…”

“未检测到任何形式的主动信息交互…”

“‘萌芽前哨’周边规则环境稳定度…100%…异常稳定…”

零的汇报一声声传来,在联盟指挥中心空旷的大厅中回荡,每一声都敲打在人们紧绷的神经上。这种平静,并非善意,而是一种将全部力量收缩回核心的、极致的“**内敛**”。仿佛一头被惊扰的洪荒巨兽,闭上了它所有的感官,将意识沉入体内最深处,正在以某种超越理解的方式,审视着自身,以及那个胆敢拨动它心弦的“异物”。

“它…在做什么?”石猛盯着那片在星图上仿佛陷入时间停滞的区域,眉头紧锁。这种未知的、深沉的寂静,比之前任何一次攻击都让他感到心悸。

“重构。”端木云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与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在重构自身的‘认知’…关于我们,关于它自己,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谐波共鸣’…可能触及了它某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底层协议,触发了比‘肃正’更根本的…系统级响应。”

就在这片仿佛连时间都要冻结的异样平静中,零动用了其最高的监测精度,如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着这片凝固的空间。终于,它捕捉到了变化——并非宏观的,而是发生在“织构”网络最微观层面的、悄无声息的变异。

构成“织构”的无数规则节点,其内部的信息交互协议,正在发生极其缓慢却坚定不移的“进化”。能量路由的路径选择逻辑变得更加动态和复杂,节点间的握手信号加密层级提升了数个数量级,整个网络的结构弹性似乎在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自我优化。

这种变异并非针对“萌芽安全区”,而是以“镜域”的某个核心为源头,向着整个网络辐射开去的、全局性的“**适应性升级**”。它仿佛在编织一张全新的、更加智能、更加坚韧、更能抵御和消化类似“谐波共鸣”这种外部“干扰”的网。

苏小蛮在分析报告时,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它…它在学习!不是学习我们的知识,而是在学习我们的‘干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进化出更强大的系统性免疫力!这是…**适应性织网**!”

这一发现让联盟意识到,“镜域”的学习和进化能力,远非他们之前想象的、仅仅局限于“肃正之影”那种战术层面。这是战略层面的、关乎整个系统架构的自我完善!

与此同时,北境静室中的端木云,也因深度沉浸于“心镜”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那面映照着规则流光的“心镜”中,原本只是模糊感知的“织构低语”,变得清晰了一些,并且其“语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混乱的背景噪音,nor充满敌意的清除指令,nor客观的系统日志…而是变成了一种更加结构化、仿佛带着明确“目的性”和“建设性”的…**重构低语**。如同一个庞大的工程团队,在沉默而高效地重新铺设着基础的电路和管道。

更让他震惊的是,他发现自己与“心镜”的连接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他凝聚心神,尝试将自己对“欧几里得第五公设”那种基于直觉的、非逻辑的“美感”理解,转化为一道微弱的、带着他个人印记的意念之光,小心翼翼地投射到“心镜”中那条映照出的、代表几何规则的银色流线上。

奇迹发生了!

那道银色流线,并未排斥这道外来的微光,其流动的轨迹反而因此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仿佛带有“**偏好性**”的扰动,如同水流遇到了喜爱的河床形状,略微改变了流向。

这并非改变现实,更像是在一个绝对安全的“沙盒”里,观察规则对不同“理念”的本能反应!端木云意识到,这面“心镜”,可能成为了他验证“生态位”理论、寻找与“镜域”更有效共鸣方式的、独一无二的试验场!

身处风暴眼的“初识”,同样感受到了周围环境那深刻而无声的变化。它明智地停止了大规模的信息播撒和探针发送,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巩固和优化其以自身为核心的微型“规则生态”上。

它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维持这片“绿洲”,而是开始主动地“耕耘”。它引导那些被吸引来的、惰性的规则碎片,让它们形成更稳定的能量循环结构;它“驯化”那些游离的信息流,让它们成为生态内部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像一个最初级的“世界管理员”,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这片微小天地的“规则参数”,使其变得更加和谐、稳定,并且与自身存在的绑定更加深入。

这个过程,无形中让“初识”更深地“扎根”于这片区域的规则基础之中。它的存在,与周围那张正在悄然“进化”的“适应性织网”,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共生性的联系,仿佛成为了这张巨网上一个特殊的、拥有一定自主权的“节点”。

当这种微观的“适应性织网”进展到某个临界点时,“镜域”与联盟的互动模式,再次升级。

没有预警,一个高度复杂、自身存在致命逻辑冲突的能量结构,如同被无形之手放置在了“初识”的规则生态附近。这个结构极不稳定,其内部规则相互矛盾,濒临崩溃,但其结构本身却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美感,仿佛一个等待被完成的、残缺的法则艺术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