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喜欢这片土地,改变这片土地(2/2)
黑省漫长的寒冬终于被春风撬开了一丝缝隙。
向阳坡的积雪率先消融,
露出底下湿润深沉的黑色泥土,
空气中弥漫着冰雪初融后特有的、带着凛冽草根气息的清新。
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从沉睡中缓缓苏醒。
沈棠的日子,也随着季节的流转,进入了新的循环。
清晨,天刚蒙蒙亮,还带着寒意。
沈棠已经起身。
她推开吱呀作响的屋门,一股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
雪宝紧跟着她,庞大的身躯挤出门框,伸了个巨大的懒腰,浑身雪白的毛发在微曦中泛着银光。
它琥珀色的眼睛扫视着寂静的院子,带着王者的警觉。
沈棠拿起靠在墙角的锄头,锋利的锄刃在磨刀石上“霍霍”地蹭了几下,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她要去侍弄自留地。
这是她计划的第一步。
自留地选在山脚下一块相对平整、靠近溪流的地方。
土质不错,经过一冬的冰冻,变得疏松。
沈棠挥动锄头,动作利落而富有韵律,翻起一块块湿润的黑土。
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残留的腐叶味道,扑面而来。
她从空间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传良种”——一小袋颗粒饱满、色泽比寻常稻种更金黄透亮的稻谷,以及一袋个头均匀、胚芽饱满的玉米粒。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种子,
混入从大队领来的普通种子中。
动作隐蔽而自然,仿佛只是整理自己的家当。
播种,覆土,轻轻压实。
最后,她从溪边提来一桶清冽的溪水,指尖微不可察地探入水中,一缕极淡的、蕴含生机的灵泉悄然融入。
她均匀地浇灌在刚播下种子的土地上。
水滴渗入泥土,无声无息。
“汪!汪汪!”
几声狗吠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是老耿头赶着牛车去上工,路过这里。
他勒住牛,好奇地探头看过来:
“沈棠丫头,这么早就下地了?哟,你这地翻得可真够细的!”
沈棠直起身,抹了下额角并不存在的汗,语气平淡:
“耿叔早。趁着地湿气好,早点种下。”
老耿头跳下车,走到地边,他是个老庄稼把式,习惯性地抓起一把沈棠刚翻过的土,在手里捻了捻,又看了看她播下的种子:
“嗯,土是好土,墒情也好。种子看着也精神…咦?”
他目光落在那些明显更饱满金黄的稻谷上,
“丫头,你这稻种…看着不一般呐?哪来的?”
“家里以前存的,说是南边来的老种,耐寒些。”
沈棠的回答滴水不漏,依旧是她那套说辞。
“南边老种?”
老耿头若有所思,也没深究,只是咂咂嘴,
“看着是好种!盼着能长好吧!”
他拍拍手上的土,吆喝着老牛,慢悠悠地走了。
雪宝对着老牛离去的方向低吼了一声,被沈棠拍了拍头安抚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
春风渐渐带上了暖意,吹绿了柳梢,催开了山脚星星点点的野花。
沈棠的自留地里,嫩绿的秧苗终于顶开了湿润的泥土,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起初,并不显眼。
其他勤快的社员自留地里,秧苗也陆续冒了尖。
大家都沉浸在春耕的忙碌中,无暇他顾。
沈棠却风雨无阻。
每天下工后,她都会绕到自留地看看。
除草,间苗,浇水。
每一次浇水,那融入指尖的灵泉都悄然滋养着地下的根系。
她的动作细致而耐心,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半个月后,差异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