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1/2)
图纸交上去后,
省军区军工研究院和农研院联合项目组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图纸被列为最高机密,
参与项目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都签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但图纸上的设计思路太过超前,许多细节和实现路径,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军工专家王工和农研院专家李教授,也需要反复琢磨和论证。
沈棠回到红旗大队小院的第二天,陆铮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他带来了一沓厚厚的、写满问题的信纸。
“沈知青,”
陆铮的声音依旧沉稳,
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王工和李教授看了图纸,非常震撼。
但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向你请教一下。”
他将信纸递给沈棠。
沈棠接过,坐在院子的石凳上,
借着阳光仔细翻看。问题很专业,也很具体:
“履带驱动轮与传动轴的连接方式,图纸上标注的‘高强度柔性联轴器’,具体结构能否细化?现有材料能否满足强度要求?”
“液压升降系统采用单缸还是双缸?图纸上标注的‘负载敏感变量泵’,国内是否有替代方案或需要进口?”
“犁具角度调节机构的连杆设计,在极限负载下是否会出现应力集中?是否需要增加冗余设计?”
“小型柴油机的选型范围?图纸建议的功率范围(15-20马力),市面上现有型号可能偏大或偏小,匹配性如何解决?”
沈棠看得认真,
时而蹙眉思索,
时而提笔在纸上快速演算或勾勒草图。
她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细节中,仿佛又回到了末世前那个专注于机械设计的工程师。
陆铮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打扰。
他看着沈棠专注的侧脸,
看着她纤长的手指在纸上划过流畅的线条,
看着她时而用笔尖轻轻点着下巴思考的样子。
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洒下光斑,在她身上跳跃。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
过了好一会儿,沈棠才抬起头,
将写满解答和补充草图的信纸递还给陆铮:“这些问题,我做了详细解答和补充说明。你转告王工和李教授,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再问。”
陆铮接过信纸,
看着上面清晰工整的字迹和精准的草图,心中再次为她的专业素养感到震撼。
他点点头:“好。我会尽快转交。”
接下来的几天,陆铮几乎成了“信使”。
他隔三差五就骑着自行车来,有时带来新的问题,
有时带来王工他们根据沈棠建议修改后的局部设计图,请她复核。
每次来,他都穿着笔挺的军装,神情严肃,公事公办。
讨论技术问题时,两人都心无旁骛,气氛专注而高效。
王晓梅看着陆队长三天两头往小院跑,虽然每次都是“谈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