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 第241章 我有一个条件

第241章 我有一个条件(2/2)

目录

沈棠看着李副部长眼中真诚和决然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这已经是李副部长能做出的最大承诺。

“谢谢您,李部长。”

沈棠轻声说,语气缓和下来,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我愿意…先以特聘顾问的身份,全职参与‘风暴’项目的后续完善和定型工作。同时…等待您的消息。”

“好!一言为定!”李副部长用力点头,伸出手。

“一言为定。”沈棠伸出手,与李副部长用力一握。

军工研究院为沈棠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一间独立的、配备了当时最好设备的实验室拨给她使用。

一支由张院长亲自挑选的精干技术团队,包括王工和几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员配合她的工作。

她的正式职务是“高级技术顾问”,拥有极高的项目权限和资源调配权。

沈棠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

她不再需要往返于农研院、后山基地和小院之间。

每天清晨,她和陆铮一起起床,吃完早饭,陆铮去营区,她则骑着自行车前往研究院,开始规律而紧张的科研工作。

全职工作的重心,自然是“风暴”冲锋枪的最终定型与量产准备。

虽然改进版样枪通过了严酷的1000发测试,但距离真正列装部队,还有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

沈棠带领团队,开始了对“风暴”近乎苛刻的“精雕细琢”:

1.极致可靠性提升:她要求对每一个零件进行公差分析,优化配合间隙。针对沙尘测试中暴露的极细微问题,比如击针簧在极端条件下的疲劳、供弹坡的磨损,她都要求进行材料升级或结构微调。

2.人机工效再优化:她让王工请来了更多不同体型、不同习惯的战士,包括左撇子来试枪,记录他们的握持感受、抵肩舒适度、瞄准姿势,甚至扳机扣压的力度偏好。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握把角度、枪托长度和贴腮板高度。

3.生产工艺攻关:这是最大的难点。许多设计对加工精度和材料要求很高。比如那个快拆防尘盖的弹簧卡榫,需要极高的耐磨性和一致性。沈棠不得不经常泡在车间,和老师傅们一起研究工装夹具,摸索更经济的加工方法,甚至为了某个零件的热处理工艺,和老师傅争论得面红耳赤。

4.成本控制:她深知军队的采购压力。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她不断寻找降低成本的可能:能否用更便宜的钢材替代部分部件?工程塑料的配方能否优化以减少进口材料依赖?

工作强度极大,常常需要加班。沈棠沉浸在图纸、数据、零件和机床的轰鸣声中。她的严谨、专注甚至有些“固执”的态度,很快赢得了研究院技术人员的敬佩。大家发现,这位年轻的军嫂顾问,不仅有点子,更懂技术、懂工艺,甚至能亲自上手操作机床!她从不摆架子,和工人师傅同吃同干,但涉及到技术原则,寸步不让。

沈棠全职工作后,山脚小院显得冷清了许多。

王晓梅已经回红旗大队,后院“虎狼乐园”也空了。

白天,oftenonlythechisweretheyard.

陆铮毫无怨言地承担了所有家务。

他每天训练结束后,会准时回家,生火做饭,打扫院子,然后把饭菜用保温盒装好,骑自行车给还在加班的沈棠送去。

研究院门卫早已熟悉了这位天天来送饭的副营长。

陆铮常常就在沈棠实验室门口,看着她专注工作的侧影,不忍打扰。

直到沈棠忙完一个段落,抬起头,才会惊喜地发现丈夫等在外面。

“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让你先吃吗?”

沈棠总是心疼又甜蜜。

“你不吃,我哪吃得下?”

陆铮笑着打开饭盒,

“快尝尝,今天跟王姐学了个新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