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平静下的“暗礁”(2/2)
无意中提及他年轻时曾在欧洲游学,
接触过一些西方的古代防御工事研究。
他说起一个细节:“……那时候在维也纳档案馆,看到一些十八世纪的城防图,他们对地下管网和声波传导的应用,实在令人惊叹……”
“地下管网”、“声波传导”——这两个词像针一样刺了沈棠一下。
她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眼角余光观察着秦教授。他表情自然,谈笑风生,仿佛只是随口的学术感慨。
几天后,沈棠照例在杨雪和林虎陪同下,傍晚去后山透气。
雷霆和云朵亲昵地迎上来。
然而,沈棠敏锐地感觉到,雷霆今天有些焦躁不安,
不像往常那样惬意地趴卧,而是不时竖起耳朵,
望向基地招待所的方向,也就是秦教授临时下榻处,
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带着警告意味的呼噜声。云朵也显得比平时警惕。
“雷霆,怎么了?”
沈棠抚摸着雷霆的脖颈,轻声问。
雷霆用大头蹭了蹭她,目光却依旧锁定那个方向。
这一幕,让沈棠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动物的直觉,往往比最精密的仪器更敏锐。
当晚,沈棠将自己的疑虑告诉了陆铮:
“铮哥,这位秦教授,出现的时机太巧了。
他的学识,尤其是对古代工程结构的理解,有些地方……让我觉得不对劲。
还有雷霆今天的反应……”
陆铮神色凝重:
“秦教授是经过严格政审的知名学者,
邀请他来也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单凭这些感觉,不能说明什么。不过……”
他沉吟道,
“你的直觉一向很准。我会让高峰安排人,在不引起注意的前提下,对秦教授在基地内的活动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他握住沈棠的手:“棠棠,我知道你压力大。
‘掌柜’刚挖出来,大家都有点草木皆兵。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
没有确凿证据,我们不能轻易怀疑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沈棠点点头,靠在陆铮肩上:“我明白。可能真是我太敏感了。”
但内心深处,那种不安的预感,却像水底的暗礁,愈发清晰。
又过了两天,秦教授对遗址的考察有了重大“发现”。
他根据现场迹象和文献比对,提出在已发现遗址的下方,
可能还存在一层更早时期的、结构更为复杂的地下指挥所或秘密粮仓遗迹。
他建议进行小范围的、谨慎的试探性发掘,以验证他的推测。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得到了基地文化部门的支持。
发掘地点,恰好位于基地边缘一处相对僻静、靠近后山禁区的山坡下。
发掘工作开始的第一天傍晚,秦教授兴致勃勃地向基地领导汇报初步进展,
展示了几件新出土的、带有铭文的陶器残片。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一次成功的考古发现。
然而,深夜,当沈棠在“天眼”系统的监控日志中进行例行数据回溯时,
一个极其微弱的异常信号引起了她的注意:
在当天下午,考古发掘区域附近的一个用于环境监测的震动传感器,
记录到一段持续约三分钟、频率异常稳定、不同于任何已知地质活动或人工施工的低频震动信号。
信号源深度,初步判断在地下五到十米之间。
这个信号非常微弱,
几乎被环境噪声淹没,若非沈棠对数据极其敏感,根本不会察觉。
它出现的时间,恰好是秦教授在现场指导发掘的时候。
沈棠的心猛地一沉。
考古发掘,怎么会引起这种规律的、深层的震动?
这更像是……某种机械或电子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标记出来,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向陆铮和高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