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名动轧钢厂(2/2)
只要对他的态度过得去,无所谓。
念力雷达,瞬间覆盖了整个维修区域。
车床、铣床、锻锤……一切纤毫毕现。
轴承滚珠的微小磨损痕迹,齿轮啮合处细微的应力裂纹……
所有可能导致故障的隐患,如同漆暗中的萤火虫,那么耀眼。
他走到自己工具柜前,拿出记录本和一支铅笔。
刷刷写起来。
“三号龙门铣,x轴进给丝杠螺母……建议调整。”
“液压站三号泵出口单向……需更换备件库b区7架第3层编号hY-07密封圈。”
“六号天车西侧行走轮轴承保持架有细微变形,建议本周内停机检查更换……”
他撕下写满字的纸页,走到车间黑板前。
黑板一角,记录着“设备安全运行天数”。
何雨天拿起粉笔,在昨天数字“47”后面,把“7”变成“8”。
48天!
他将那张写满隐患的纸,贴在黑板下方“预警建议栏”里。
动作行云流水。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保温桶旁,拿起搪瓷缸,给自己接了一大缸子热水。
他端着缸子,慢悠悠走到一台刚完成大修的刨床旁边,
就那么闲适站着,小口啜饮着热水,目光放空,不知在思考什么。
实质上在练一心三用,这东西还没入门,得练。
念力增长好像遇到了瓶颈,越来越慢。
要是能练成一心三用,直接增加念力70斤,它不香?
车间里依旧轰鸣震耳,但一种无形的秩序已然建立。
组长拿着那张预警单,迅速调配人手。
备件库的管理员小跑着去取密封圈。
负责天车的组长拿着何雨天的记录,凑到天车控制室仔细监听对比……
没错,这就是治病于未病之前。
机器坏之前,何雨天就挥指人手去修了。
易中海正伏在钳工台前,用千分尺测量一个精密的阀芯。
他眼角余光瞥见何雨天那副悠闲的样子,又看看黑板上那个刺眼的“48”,
还有工长对那张预警单言听计从的模样,一股邪火顶到了天灵盖。
他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把手里的千分尺往台面上一拍,“装神弄鬼!”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恰好能让旁边几个相熟的老师傅听见,
“真当自己是活神仙了?拿着鸡毛当令箭!”
旁边一个老师傅闻言,抬头看了看何雨天方向,又看看易中海阴沉的脸,
没敢接话,只是默默低下头,继续打磨手里的工件。
车间里的日子,就在何雨天那份超乎寻常的悠闲中,一天天滑过。
黑板上的安全运行天数,从48跳到57,又跳到65……没有最高的记录,只有更高的记录。
工人们从最初的惊奇、怀疑,到后来的习惯、依赖,甚至隐隐生出一丝自豪。
天啊,以前哪一天没出现设备问题?
现在,这么长时间设备零事故,在整个冶金系统都是头一份儿。
这纪录,有他们每个人的一份力,更有那个捧着搪瓷缸的年轻人影子。
设备零事故带来的产能是恐怖的。
当然,懂政治的李怀德,牢牢的把这一份功劳划到了自己的政绩里。
这纪录,也成了李怀德手里一张金光闪闪的王牌。
他太喜欢创造王牌的制造者了。
年轻有才,不贪财,也没有野心。
跟他哥何雨柱一样,不懂政治,不关心政治,一个只管做菜,一个就只管维修。
就是有一点,喜欢自由。
说直白点,就是喜欢翘班。
也是,不是这种性格,也不会创造出,零事故这种奇迹来。
喜欢自由,李怀德就给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