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念力破局,材料自产(2/2)
生产出一批批性能远超国标,甚至达到后世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钢材和新型建材。
然后,趁夜深人静,空间搬运,一吨吨凭空堆放在,工地规划好的区域。
第二天工人们上班,总能看到莫名其妙多出来的,质量好得吓人的材料,
只能归功于“何老板神通广大,进口渠道厉害”。
第四关:城市配套。
鹏城当时的市政管网为几十万的城区人口设计,
哪里撑得起一栋122层摩天楼的用水用电和排污?
专门为它扩建电网、水厂?投资巨大且周期漫长。
何雨天一拍脑袋:
“笨啊!我又不是要一下子把122层全用上!先把主体结构盖起来!”
他决定采用非常规策略:
“盖一层,通一层的水电!暂时就用大功率发电机和临时水源顶着!”
“制造几台发电机也不是很难,水的问题对于拥有无限空间的他来说,简直就不是问题。”
“先把楼立起来再说!至于以后的正式配套,等楼起来了,成了既成事实的地标,市政自然得想办法跟上!”
这就叫倒逼城市升级。
与此同时,
深知未来是信息时代的何雨天,并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房地产一个篮子里。
他大手笔投资中科院计算所、清北大学等顶尖机构的计算机研究项目,真诚希望助推国内的科技发展。
然而,现实的差距令人绝望。
80年代中期的华国计算机水平,与世界前沿的差距如同天堑。
从底层芯片架构、指令集、光刻技术,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围设备……
几乎处处都是空白,或者说刚刚起步,步履维艰。
从零开始自主研发,耗时太久,错过整个时代浪潮。
何雨天没那个耐心等。
他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技术盗取。
利用无人能及的念力飞行和隐身能力,他悄然潜入Intel、Ib、Ad等公司的核心研发基地和实验室。
念力扫过,那些被严密保管的设计图纸、芯片掩模、核心代码、实验室数据……
悉数复制进他的念力空间。
他甚至顺手“借”走了一些刚出炉的实验样品和关键设备。
过程看似轻松,实则一点都不难。
每一次碰到人,他给对方一个眼神就进入了美好幻境。
何雨天凭借念力,一次次无惊无险的搬东西。
带回这些战利品,他并不直接抛给国内的科研机构,那太骇人听闻。
而是通过他在港岛注册的天宇科技公司,将这些技术进行分解、消化、吸收,
再以“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灵感启示”的方式,一点点合理输送给内地的合作单位。
这极大地缩短了国内在芯片和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差距,
虽然依旧任重道远,但至少找到了一条可以狂奔追赶的捷径。
何雨天的商业科技帝国,在房地产之外,又埋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种子。
何雨天抽空飞回四合院喘口气。
刚进院门,院里不管老少,见了他都恭敬喊一声“何爷”,这地位,杠杠的。
可还没等他享受够这众星捧月的滋味,
一群小豆丁就围了上来,一个个眼泪汪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