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昏君的退休生活太离谱(2/2)
选秀,似乎选出了某些超出预期的惊喜。
但总的来说,只是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并没有多大影响何雨天的昏君生活。
……
入选名单公布的次日。
当外界还在为那122个幸运,或不那么幸运的名字津津乐道,争论不休。
“盛唐幻夜”皇宫,却已然迅速切换到了工作模式。
何雨天雷厉风行宣布,《唐朝后妃传》正式开机。
并且,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写实纪录片”模式进行拍摄。
用他的话说:“艺术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但首先,得先把生活本身记录下来。”
说白了就是皇帝怎么来,他怎么来。
唯一不同的是皇帝工作。
皇帝怎么工作他不知道,他的工作还是升级战甲。
《唐朝后妃传》拍的又不是皇帝的工作。
为此,他不惜重金请来了国内最权威的唐史专家团队入驻。
从服饰发型,器物摆设,言行举止,乃至每日的膳食流程,节庆礼仪,都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原貌。
当然,何雨天也特意强调了一点:
“咱们这是正经历史文化纪录片,那些需要关门、熄灯、拉帷幔才能进行的‘深入交流’环节,属于个人隐私,不在拍摄范围之内。”
“镜头要有底线,我们只记录能播的。”
你是导演,你说了算。
于是,一场古今结合,荒诞又严肃的纪录片拍摄开始了。
镜头下:
清晨,何雨天穿着明黄色常服,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
一本正经地讨论“国事。
随后移驾两仪殿,与几位妃嫔一同用早膳,餐桌上严格按照唐制,
摆放着各式糕点、羹汤,旁边还有史官,记录皇帝与后妃的饮食偏好和言行。
上午可能是骑射课,一群穿着胡服、英姿飒爽的妃嫔,
在何雨天的指导下练习马球或射箭,场面香艳又热血沸腾。
下午可能是诗会或茶话,才女们各展所长,吟诗作对,弹琴跳舞,
何雨天则优哉游哉品评,偶尔亲自下场露一手,用念力让花瓣在空中组成诗句,引得阵阵惊呼。
晚上则是盛大的宫廷宴会,丝竹管弦,轻歌曼舞,霓裳羽衣轮番上演,极尽奢华与中式浪漫。
这些都是表面功夫,重头戏还是在晚上……
这种完全沉浸式的拍摄,持续了整整一年。
一年下来,何雨天不得不承认。
老祖宗设计的这套三宫六院体系,在管理上确实有其合理之处。
122位妃嫔,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
但在有效的轮值制度,明确的内官管理下,他竟然真的……忙得过来!
有怀孕需要静养的,自然暂时退出侍寝序列,安心养胎。
美智子等人,已成功为脚盆鸡人口增长做出了贡献。
有觉得自己志不在此,主动申请出宫追求其他梦想的。
何雨天也大方放行,并赠与厚礼。
比如那位I6的伊丽莎白,在“深入交流”并拿到足够赎身好处后,已返回约翰牛,据说进了某家顶级智库。
当然,也有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退出的。
主要是被何雨天那非人体力吓退。
同时,也有新的,经过严格“灵魂共鸣测试”的佳丽,通过选秀补录机制加入进来,填补空缺。
如此动态平衡之下,何雨天身边始终保持着百人左右的规模。
每一天面对的都是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才情,
确实让他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新鲜感,完全没有产生预想中的审美疲劳或厌倦情绪。
这样的流水席,何雨天足足吃了一年。
问题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