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云平辞旧同欢庆,京中惊疑识忠肠(2/2)
“主公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士兵们立马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往年过年虽也热闹,但今年人手齐整,心里更踏实。
叶青摆摆手,声音洪亮:“都别围啦!今天除夕,啥训练都停了,就喝酒吃肉!不过得先说一句,年后收拾燕凉,还得靠大家伙儿一起使劲——等把那俩家伙收拾了,咱就去北平建大国公府,到时候给李莫愁弄个大药圃,上官燕留个宽敞演武场,江玉燕的账房也弄成最气派的,保证不让大家受委屈!”
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连李莫愁清冷的脸上都露出点笑意:“主公有心了,药圃不用大,能种些稀缺草药就好。”上官燕也笑着点头:“演武场够练剑就行,不用铺张。”江玉燕则道:“账房只要亮堂通风,我就知足了。”
军营里的年夜饭格外热闹,帅帐里摆了两大桌,热气腾腾的饺子、炖肉、烤野兔摆了满桌。穆桂英端起酒杯,先敬了叶青一杯:“主公,今年人齐心齐,明年定能平定北疆!”其他人也跟着举杯,酒杯碰撞的脆响,混着营外士兵的欢歌,满是过年的暖意。
大盛天启二十年正月初一巳时,云平城城主府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刚洒满庭院,城外就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殿前司骑兵浑身裹着雪,翻身下马时差点栽倒,手里却紧紧攥着明黄色的圣旨:“镇国公叶青接旨——长公主亲拟,陛下御批!”
叶青赶紧让人设好香案,整理衣甲接旨。当“免除北疆三年赋税”的内容传入耳中时,他脸上没什么波澜,心里却门儿清——长公主这是既想拉民心,又想试探他是不是盯着赋税那点利益。
宣旨官读完圣旨,叶青双手接过,笑着道:“辛苦大人冒雪跑这一趟,北疆百姓能得这恩典,全靠陛下和长公主体恤,我替北疆百姓谢过朝廷!”
送走宣旨官,赵云皱着眉凑过来:“主公,免了三年田税,咱后续的粮草和军饷会不会不够用?”
没等叶青开口,江玉燕就递上账册:“赵将军放心,我跟秦将军早算过了——年后咱收商税,盐商、茶商按利润抽一成,皮毛商抽半成,再加上西域商队的过境税,不仅能补上田税缺口,还能多存些粮草备荒。”
李莫愁也补充道:“我年后教百姓种耐旱的草药,既能当药材卖补贴家用,还能给医帐提供原料,一举两得。”
叶青拍了拍手,语气轻松:“你看,有江玉燕管账、李莫愁帮百姓,咱根本不用愁!长公主想试探咱,咱就顺着她的意思来——百姓过得好,咱在北疆的根基才稳,比啥都强。”他转头看向上官燕,“你跟赵云年后多盯着燕王那边,别让他趁咱过年搞小动作,等商税章程定下来,咱就更有底气了!”
上官燕点头应下:“主公放心,我跟赵将军肯定盯紧了,绝不让燕王钻空子!”
正月初一午时,京城长公主府
宣旨官的回报刚传到长公主耳中,她手里的茶杯就顿了一下。听到“叶青不仅没不满,还让江玉燕算商税、李莫愁教百姓种草药”时,她忍不住笑了出来:“看来是我多虑了。他不仅不贪财,还懂得让手下帮百姓谋福利,北疆交给这样的人,倒真能放心。”
侍女在旁问道:“公主,那年后调兵青州和安阳公主出嫁的事,还按原计划进行吗?”
“嗯。”长公主点头,语气笃定,“让户部提前准备青州的粮草调度,等叶青平定燕凉,就按约定调十万兵马过去;安阳公主的嫁妆也得多备些,年后春暖花开就送她去云平城完婚——这样的忠臣,得好好安抚,才好让他继续为朝廷守北疆。”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上的奏折上,“叶青”两个字旁,长公主用朱笔轻轻画了个圈——那是她对可用之臣的标记,也是对北疆太平的期许。而云平城的城主府里,叶青正和李莫愁、上官燕、江玉燕等人商量年后的练兵计划,窗外的阳光正好,每个人的眼里,都满是对未来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