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痴汉入京递御状,朝堂震动引风波(2/2)
李煜攥着龙椅扶手的手微微发抖,再次看向长公主:“姐姐……你看这事……”他没注意到,站在殿侧的林薇,正用眼角余光扫着他,眼中满是“看戏”的意味——越慌越好,只有让刚登基的陛下真切感受到“叶青权势吓人”,他才会急着把长公主嫁过去。
李令月上前一步,凤眸扫过张明轩,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张义士,你说叶青两年前天启十九年在登封强掳你师妹,可有证据?当年登封围剿时,地方官、军中将领皆有文书记录,剿灭的乱党名单、缴获物资一清二楚,从未提及‘掳走民女’;再说,若柳姑娘真被软禁两年,怎会有机会让你打探到消息?你所谓的‘亲眼所见’,时隔两年才来告状,怕只是别有用心吧?”
张明轩被问得语塞,急声道:“我……我这两年一直在找师妹下落,直到上个月才确认她在北平!那些文书定是叶青让他们伪造的!他权势滔天,地方官怎敢如实记录?”
“伪造文书?”李令月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太监呈上一卷卷宗,“这是天启十九年登封围剿的存档文书,上面有地方官、军中副将的亲笔签名,还有户部核验的物资清单,当年先帝还曾御批‘处置得当’,若你说这是伪造,可敢与当年的参与官员对质?再者,叶青如今远在高丽,距神都水路逾两千里,飞鸽传书一来一回需十日有余,若真如你所言他‘瞒天过海’,怎会在两年后让你找上门来告状?”
这话戳中要害,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林薇在心中暗笑——长公主倒是机敏,可惜啊,这场戏的重点不是输赢,是让刚登基的陛下看见“叶青的势力已让朝臣忌惮,且旧账难查更显其势大”,让他知道“没有婚约牵制,叶青随时可能‘失控’”。
王尚书仍不死心,上前道:“殿下!即便文书无假,也难保叶青私下行事!柳如眉如今在北平,若不召她入京对质,怎知张明轩所言是真是假?”
“召柳姑娘入京对质自然可行。”李令月语气放缓,“但叶青在高丽镇守,需统筹高丽防务,此事若贸然传信让他分心,恐误边境大事。依臣之见,可先派内侍前往北平,核实柳姑娘的意愿;同时将张明轩暂押天牢,待北平那边有了回复,再做定论。王尚书若急着‘正朝纲’,不如先查查这张明轩,为何时隔两年才来告状,是否有人在背后教唆。”
李煜本就怕事,见长公主条理清晰,还顾及到高丽边境,连忙点头:“准!就按姐姐说的办!押张明轩入天牢,派内侍去北平核实!”
侍卫上前拖走张明轩,他挣扎着嘶吼:“你们都是被叶青收买的!如眉一定是被逼迫的!”可没人理会,金銮殿内,大臣们的议论声也渐渐转向“背后教唆之人”,王尚书站在原地,脸色惨白——他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从头到尾只是皇后的一枚弃子。
退朝后,林薇回到坤宁宫,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侍女。侍女不解地问:“娘娘,您明明知道张明轩告不倒主公,为何还要帮他?刚才长公主化解危机时,您怎么不趁机再加把火?”
“加火?”林薇嗤笑一声,走到窗边,望着长公主府的方向,“没必要,陛下刚登基,我要的是让陛下看见这场‘风波’——你没见陛下刚才吓得脸色都白了?他会想,连两年前的旧账都有人翻出来告叶青‘拥兵自重’,可见叶青的权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只有让刚登基的陛下真切感受到‘危机感’,他才会急着把长公主嫁去北疆——毕竟,联姻是眼下唯一能‘拴住’叶青的办法。至于长公主……让她在朝堂上费费心、难难堪,也挺好,省得她总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
侍女恍然大悟:“原来娘娘是这个意思!那内侍去北平核实,咱们还需要动手吗?”
“不用。”林薇摇头,“柳如眉定会如实说自己是自愿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了。咱们只需等着看,陛下得知真相后,会不会更着急催婚。对了,给高丽那边传个信,让主公别担心,这点小事翻不起浪,就当看场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