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破案天团!成立!(2/2)
凌楚楚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包黑子虽然长得黑,但脑子没那么蠢。别说话了,快看,沈良要走了。”
沈良又和包拯说了几句交心的话,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湖边只剩下包拯一个人,他拿着那封所谓的“家书”,陷入了沉思。
徐清三人悄悄地摸到他身后。
徐清坏笑一下,伸出手,“啪”的一下,重重拍在包拯的后背上。
“啊!”
包拯被吓得直接跳了起来,差点掉进湖里。
他一回头,看到是这三个活宝,这才拍着胸口松了口气。
“是你们啊,吓死我了!你们怎么在这里?”
凌楚楚哼了一声。
“还不是担心你这个黑炭头被人三言两语就给忽悠瘸了!”
徐清立刻捏起兰花指,用一种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的腔调开口。
“就是就是,你这个没良心的包黑子,人家这么担心你,你还吓唬人家,哼!”
那做作的姿态,那娘里娘气的语调。
凌楚楚和展昭瞬间感觉一股恶寒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两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哆嗦,二话不说,转身就走,离徐清远远的。
包拯也是浑身一僵,感觉晚饭都要吐出来了,赶紧跟上。
“喂!你们等等我啊!别走那么快啊!”
徐清在后面捏着嗓子追了上去。
回去的路上,包拯的内心无比挣扎。
一方面,沈良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一直表现得像个正直善良的好大哥。
可另一方面,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
如果不能揭穿真相,大宋和高丽很可能真的会开战,到时候遭殃的,是无数无辜的百姓。
深夜,包拯辗转反侧,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真相,永远比人情更重要!
他悄悄地潜入了迎宾馆,摸进了沈良的房间。
在床底下,他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木盒。
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套奇形怪状的工具。
其中一件工具的形状,和之前在太子房间窗框上发现的撬动痕迹,完美吻合!
与此同时,凌楚楚和展昭也没闲着。
凌楚楚通过自己的江湖渠道,打探到了辽国最近在宋丽边境有增兵的迹象,显然是想坐山观虎斗。
而展昭则根据徐清的“友情提示”,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找到了沈良和辽国细作的真正接头点。
在神像的底座下,他发现了一封用油纸包好的辽国密信!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杀太子、阻和亲,待宋丽开战,辽军南下!”
而密信上的字迹,和那张伪装成高丽文的暗号纸条,一模一样!
第二天,公孙策也带来了决定性的证据。
他找到了驿丞崔明冲,软硬兼施之下,终于问出了一个秘密。
原来沈良早就和太子有矛盾,因为太子经常苛待手下的高丽士兵,沈良看不过去与他争执过,太子当时就放了狠话,说回到高丽一定要罢免他!
至此,人证、物证、动机,所有的一切都齐全了。
第二天一早,庐州府衙,公堂之上。
公孙真升堂审案,高丽使团、大宋官员、以及闻讯而来的百姓,将整个府衙围得水泄不通。
崔尚书依旧咄咄逼人,要求严惩那些“反对和亲”的庐州百姓。
沈良就站在他的身侧,脸上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演得那叫一个逼真。
就在这时,包拯走上了公堂。
他先是对着公孙真和崔尚书行了一礼,然后朗声开口。
“大人!学生已经查明了太子和朴将军遇害的真相!凶手,另有其人!”
他话音刚落,便从怀里掏出了一件件证据。
“第一,这是在沈良捕头房间搜出的特制撬锁工具,与案发现场窗框的痕迹完全吻合!”
“第二,这是在城外破庙查获的辽国密信,上面的字迹,与凶案现场的暗号字迹,出自同一人之手!”
“第三,这块完整的辽国玉佩,正是沈良捕头腰间所挂之物,它与太子和朴将军手中攥着的玉佩碎片,本为一体!”
最后,包拯看向了人群中的哑女。
在凌楚楚的鼓励和教导下,哑女勇敢地站了出来,用手势向所有人指证。
她“说”,她亲眼看见,沈良在案发当晚,于迎宾馆后门,与一个头戴斗笠的神秘人见面!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
沈良,不,应该叫耶律良。
他看着眼前的一件件物证,听着哑女的指证,突然笑了。
他摘下腰间的佩刀,扔在地上,挺直了腰板。
“不必再说了,我承认。”
他那张熟悉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属于辽国汉子的桀骜和坦然。
“我本名耶律良,是大辽可汗的亲卫。
奉可汗之命,潜入高丽使团,破坏宋丽和亲。
太子李岗,朴将军,都是我杀的。”
崔尚书和所有高丽使臣都惊呆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身边最信任的人,居然是来自敌国的奸细!
耶律良转头看向包拯,神情复杂。
“我虽然为大辽做事,但我也敬佩大宋的百姓,更感激你包拯的正直。那次救你,是真心的,我是真的想交你这个朋友。”
说完,他拒绝了上前来捆绑他的衙役。
他捡起地上的短刀,横在颈前,对着天空大喊。
“辽宋开战,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我虽为奸细,却不愿亲眼看到那一幕!”
话音未落,他手腕用力,鲜血喷涌而出。
这位来自辽国的汉子,用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高丽使团幡然醒悟,崔尚书亲自向公孙真道歉,并且承诺会继续推进和亲事宜。
一场足以挑起两国战争的巨大风波,就此平息。
公孙真因为破案有功,获得了朝廷的嘉奖,他趁机向朝廷举荐了包拯,让他赴京城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公孙策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和包拯同行,他坦言,包拯比他更适合断案,他愿意在一旁辅助。
凌楚楚红着脸,说自己也要去京城查清自己的身世,正好可以和他们一路。
展昭也因为仰慕包拯的为人,决定暂时留在他身边,护他周全。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准备出发。
包拯看着前方的队友们,心中豪情万丈,一转头,却看到徐清正骑在一头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小毛驴上,手里拿着一根狗尾巴草,不停地去逗路边的一条大黄狗。
那大黄狗被他逗得“汪汪”直叫,急得上蹿下跳。
包拯无奈地叹了口气。
“走啦!徐大侠!别逗狗了!那狗都快被你惹急眼咬你了!”
徐清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
“急什么!让本大侠先跟这位旺财兄交流一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