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皇帝醒来(2/2)
他的宠辱不惊,反而更显得高深莫测。
皇帝疲惫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朕……累了……一切事宜,容后再议……林喻……先请下去好生安置……”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
“儿臣遵旨!”赵珩立刻叩首应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父皇没有当场怪罪,还承认了林喻的功劳,这已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他连忙起身,对林喻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跟自己离开。
林喻微微颔首,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刚才经历的一切与他无关。他随着赵珩,在殿内众人神色各异的目光注视下,从容地向殿外走去。太子的目光如同毒蛇般阴冷地缠绕着他的背影,首辅张庭之的眼神充满了深思,而太后和其他人则更多是惊疑未定。
就在两人即将踏出殿门时,皇帝仿佛又想起什么,眼睛并未睁开,只是极其微弱地补充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近处的几人能听见:
“……珩儿,你……留下……”
赵珩只能压下心中的忐忑,重新跪回皇帝榻前:“儿臣在。”
养心殿内再次陷入了另一种诡异的寂静。太医们终于得以上前,小心翼翼地为皇帝诊脉、调理。脉象依旧虚弱,但那沉疴痼疾般的死气和紊乱竟真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虽然微弱却生机勃勃的脉象!太医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却不敢多言,只是更加谨慎地伺候着。
太子站在一旁,脸色变幻不定,他想开口说些什么,但看到皇帝紧闭的双目和疲惫的神情,又不敢贸然打扰,只能焦躁地等待着。
皇帝闭目休息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期间只偶尔喝一两口参汤。殿内无人敢出声,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终于,皇帝缓缓睁开了眼睛。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药物的调理,他的精神似乎又好了一些,眼神中的浑浊褪去,恢复了帝王的深邃与锐利。他没有看太子,而是将目光直接投向了跪在榻前的赵珩。
“珩儿,”皇帝的声音依旧不高,却清晰了许多,“你……细细说来……这林喻,究竟是何来历?你又是如何寻到他的??”
赵珩不敢隐瞒,也不敢夸大,便将如何在云州巧合之下与林喻二次相遇(隐去了蛟龙和灵禽(实际是凤凰)等关键细节),如何察觉林喻并非常人,如何以寻访奇珍异宝为由邀请其同行,途中又如何遭遇蚀魂教刺杀、自己身中咒术被林喻所救等经历,择要禀告了一遍。自然,林喻初次乔装查探病情后的判断——疑似非病乃咒,以及之后为了寻找解毒破咒的稀有药材而奔波,直至今日终于炼成丹药,急忙入宫救治。他将林喻的功劳摆在明处,而将自己的作用尽量淡化,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并未过分夸大,反而显得更为可信。
关于“咒术”本身,赵珩则表示林喻并未向他透露太多细节,只言此咒阴毒无比,与龙气纠缠,非寻常手段可解,且施咒者必遭反噬。他谨慎地没有提及任何可能的怀疑对象,只陈述事实。以及自己因担忧父皇病情、又恐朝野议论才出此下策让林喻乔装探查的苦衷。
皇帝静静地听着,期间偶尔会因为体力不支闭上眼睛缓一缓,但始终没有打断。
直到赵珩说完,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蚀魂教……咒术……”皇帝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中闪过深深的寒意和一丝后怕。他之前就怀疑自己病得蹊跷,如今听到赵珩也曾中此诡异咒术,更是印证了心中的猜测——他的病,绝非天灾,而是人祸!
太子在一旁越听越是心惊,背后冷汗涔涔。他万万没想到,老九竟然不声不响地做到了这一步!还找到了如此厉害的人物!那“咒术反噬”之说,更是让他心惊肉跳!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三皇子赵琮。
而三皇子赵琮,此刻低垂着头,看似与其他皇子一样恭谨聆听,但袖中的手指却已冰凉且微微颤抖!‘蚀魂引’!老九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还有反噬……难道魂师他……?!’巨大的恐惧和惊骇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但他强行压制着,脸上不敢露出丝毫异样,唯有紧抿的嘴唇和过于僵硬的背部线条,泄露了他极度的紧张。皇帝目光扫过时,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被看穿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