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后……天翻地覆(1/2)
车厢里只剩下包装袋窸窣作响的声音和我们俩含糊不清的闲聊。
话题天马行空,从薯片哪种口味最齁咸,到刚才路边一闪而过的那只造型奇特的稻草人像不像谢华府上的管家,再到吐槽这大巴车座椅硬得像练功用的石板……全是些没营养却无比熨帖的废话。
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暖洋洋的,车厢里是零食的香味和轻微的鼾声,一切都回归了最平凡、最安稳的日常。看着身边这个灰头土脸却吃得心满意足的家伙,一种奇异的平静感包裹了我。
大巴车平稳地驶入家乡的车站,拖着行李下车,呼吸着熟悉的、带着点微尘和草木气息的空气,回家的感觉无比真切。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真的回到了穿越前的轨道。陪爸妈吃饭聊天,和久未见面的朋友小聚,逛逛熟悉又陌生的街道。
连亦铭……神奇地融入了我的现实生活。他不知用什么方法,大概是某种混淆认知的小法术,让我的家人朋友真的都默认他是我的某个“外地来玩的朋友”,还对他那偶尔过于跳脱的言行和奇特的穿衣风格,虽然他换下了破烂的古装,但搭配依旧一言难尽,表现出一种宽容的“年轻人嘛”的态度。
日子像浸了蜜糖的温水,缓慢、粘稠,带着一种不真实的甜。
连亦铭在我家,或者说在这个时空,待得是越来越如鱼得水了。
他似乎对现代零食有着永不枯竭的热情和探索欲。
我的房间俨然成了他的小型补给站。薯片、饼干、巧克力派、辣条……各种包装袋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然后变成垃圾桶里皱巴巴的残骸。
他甚至对“泡面”这种速食界扛把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某天深夜,我起来喝水,发现厨房灯亮着。推门一看,连亦铭正对着桌上两桶热气腾腾的红烧牛肉面,神情严肃得像在研究上古阵法。
他一手拿着叉子,一手捏着调料包,嘴里念念有词:“这东西……用开水一泡,很快就能吃?真够神奇的!不过这‘脱水蔬菜’干巴巴的样子,真搞不懂它原来是什么蔬菜做的?”
我默默给他递了双筷子:“别研究了,快吃吧,坨了就不好吃了。”
他这才如梦初醒,唏哩呼噜吃起来,烫得直吸气。
平静,安稳,带着点鸡飞狗跳的烟火气。
然而,我到底是抵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我靠在客厅沙发上看一本无聊的杂志,连亦铭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着一堆五颜六色的零食。
电视里在放一部古装仙侠剧,情节老套,特效浮夸,男女主正在一片花海里互诉衷肠,背景音乐煽情得要命。
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目光从杂志上移开,落在连亦铭身上。
他并没有看我,甚至没有在看电视。他正低头,专注地拆着一包新买的“蟹黄味”蚕豆。包装袋发出“嘶啦”的脆响。
他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很平静,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
电视里正演到女主娇滴滴地喊:“师兄——”
连亦铭已经拆开了蚕豆袋,一股浓郁的、带着点人造鲜香的“蟹黄”味弥漫开来。
他捏起一颗豆子,丢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腮帮子一鼓一鼓,表情专注得像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