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用山匪人头筑京观(1/2)
好几千人?
陆平安兴奋问道:“老先生,莫不是流寇?这深山野岭的,好几千山匪拿什么养活?”
那老头回道:“将军,流寇与山匪杀性不同,流寇虽说打仗推我等百姓做炮灰,但平时不以杀人取乐,而且多少会分些食物给我等百姓。”
“不知那群山匪武器装备如何?”
“大刀,都是明晃晃的大砍刀,比将军门手里的铁棍更威风。”
当真是有好几千山匪?
莫不是这老头夸大其词了?
陆平安看了看炮兵排的九门没良心炮,心里有了定心丸。
管他是山匪还是流寇,打了就知道了。
陆平安喊道:“侦查班,快速往北侦查,全军继续行军。”
月色下。
陆平安带着汉家人民军战士,摸到火神庙以南十里,一处不知名官道旁山包上。
根据初步观察。
火神庙周边好几个村子,都被山匪盘踞。
山匪多持刀抢,应该有上千匪众。
而且大部分山匪,都瘦弱不堪。
抓了个舌头询问得知。
这群山匪原本是盘踞在火神庙以东,百里开外鹰窝崖山匪。
常年为祸河南、湖广与南直隶交汇处一带。
鹰窝崖号称有一百单八好汉,很多山匪改名成梁山好汉名字。
后来官军与流寇在商城县周边山区大战,战场散落了大量铠甲兵器。
鹰窝崖山匪熟悉山路,靠着摸尸捡刀枪铠甲发展壮大。
官军与流寇转战信阳州方向后,没有官府的威慑,山匪发展越发越膨胀。
鹰窝崖山匪也将老窝移到了官道旁的火神庙,改名为火神寨。
山匪从流民中招募匪兵,所有匪兵必须先提个人头来入伙。
看来!
没有一个山匪是无辜的。
还有一个重要情报,山匪明日三更造饭,打算全寨南下打粮。
南下打粮,还是全寨出动。
南下除了麻城县的中馆驿,还有哪家粮食,值得上千山匪出动?
这不是主动送上门来的生意吗?
陆平安便让全军在山包上休息,静待天亮。
说好的五更出发。
结果太阳都晒到屁股了,匪窝还是乱哄哄的,没有大军出寨。
若不是有侦查班战友远远盯着,陆平安真怀疑这群山匪是不是要跑路了。
山包之上,九门没良心炮早已架好。
陆平安嘴里叼着狗尾巴,时不时踮脚望向火神庙方向。
“连长!山匪出动了。”
随着一个侦察兵的汇报。
陆平安兴奋下今道:“第一排在东,趴在山包上待命。”
“第二排往西,渡过忘笔河藏好待命。”
“第三排与后勤排,随我下山包正面拦截山匪。”
山匪大军行军。
既没有结队保持阵型,防止匪兵走散溃逃。
也没有派遣斥候前行侦查,预防被人埋伏。
而是与赶集一样,乌泱泱的一群人,有说有笑往南赶路。
倒是吓得沿途逃难的流民,慌不择路往山上,往忘笔河对岸逃窜。
转过一处坳口,约莫二三十步的距离。
宋公明骑着高头,看到前方官道上,几十人拦在路中间。
手里端着奇怪的铁棍,指向他们火神寨众好汉。
那铁棍与铁牛手里的三眼铳有些相似,但更细更长。
宋公明从这几十人眼中,看到了浓烈的杀气。
杀气又如何?
一千对六七十人,兄弟们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
宋公明右手一抬,示意闹哄哄的弟兄们安静。
宋公明高喊道:“尔等狂徒混哪个山头的,敢拦我火神寨替天行道大军?”
陆平安冷冷一笑,没有搭理这群将死之人。
而是高高举起手里的红旗,往前一挥。
山包之上,炮兵排收到发射信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