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 第132章 心里明镜着了

第132章 心里明镜着了(1/2)

目录

自从黄州府文武官员献城后。

汉家人民军在黄州知府祝万龄的谋划下。

近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黄州府全境。

只是驻扎在襄阳一带的卢象升大军,依旧不为所动。

正在汉家人民军参谋部,谋划让第三旅再渡长江,南下围攻武昌城时。

黑冰台送来紧急情报。

武昌府、汉阳府、德安府和九江府等靠近汉家人民军控制区域州府。

近乎所有府、州、县主要官员家眷,还有各卫所将领家眷。

都奉旨迁往襄阳城或南京城。

对于朝廷这一道圣旨,大多官员虽说心里不愿。

但朝廷威信依旧在,他们也不敢公然抗旨。

不少州府县官员,偷偷派人向祝万龄、陆逸先等昔日同僚送信。

将朝廷扣下地方官员家眷,让各州县组建团练之事,转告汉家人民军。

多做一手准备,也算是为将来多谋一条出路。

对于这群墙头草。

晏羽心里虽然嗤之以鼻。

但能利用的还是要利用。

这群墙头草不过是观望,观望汉家人民军与卢象升大军决战结果。

竟然灭一个荆王王室,逼不动你卢象升大军前来决战。

那就按原计划,再灭你一个王室。

看看你卢象升能否抗住腐明朝廷压力,看看你崇祯能否依旧不为所动。

晏羽的军令,迅速传到奉新县。

令第三旅晏火旺部抽调一个营,兵临洪都城下,只围不攻。

防备江西各州府卫所兵,再组建大军袭扰宁州腹地。

同时第三旅主力,昼伏夜行,秘密前往兴国州集结待命。

而第四旅、亲卫团,由晏羽亲自率领,再次渡江,南下兵围武昌城。

武昌城墙上。

在武昌知府王维屏的陪同下,61岁的楚王朱华圭在几个太监的搀扶下,爬上武昌府城墙。

看着城墙外密密麻麻的西乡山匪,还有长江里不断游弋的山匪战船。

朱华圭颤抖着嘴唇问道:“王知府,朝廷救驾援兵还未到来吗?”

王维屏躬身回道:“下官已向总理大人发出了数封求援信件,奈何总理大人要求我武昌城坚守月余,援兵才会到来。”

“月余?这卢象升莫不成想谋反吗?荆王府全宗被屠,他卢象升也要本王步荆王后尘,全宗被西乡山匪砍了丢长江里喂鱼吗?”

“还请楚王息怒,南京水师已逆江而上,会同安庆水师疏通长江航道。”

“呵!安庆水师?蕲州城被围城之时,安庆水师还未靠近蕲州城,就被西乡山匪炮声吓跑了,本王还能寄希望于这群废物?”

王维屏低头不敢回话。

卢象升大军迟迟不肯南下,摆明是卢象升也没有把握,击败西乡山匪。

朝廷将各府县官员家眷,押送到襄阳城、南京城安置。

摆明是想让各府县官员,消耗山匪扩张锋芒。

好为朝廷大军集结,争取时间。

西乡山匪没有攻打汉阳城,没有攻打岳州。

先挑城池最高,官兵最多的武昌城下手。

还不是因为你楚王朱华圭,封地就在武昌城。

王维屏妻儿也押往了襄阳城,父兄宗族也全在山西襄陵县。

不然面对山匪那种,破城就屠杀官员士绅全家,没准他王维屏也有投降的心思。

眼下他王维屏没得选择,唯有与武昌城共存亡。

王维屏向楚王作揖道:“楚王!眼下只能靠我武昌城军民死守武昌城,奈何我武昌府府衙银钱空虚,还请楚王赏些银钱,激励守城将士青壮。”

“应该的!都是我大明大好男儿,可惜本王老了,不能提三尺剑与武昌城共存亡,就多出些银钱劳军吧!待会让王府典宝,先抬二十万两银钱劳军,告诉守城军民们,击退西乡山匪后,本王还有赏赐。”

握草!

开口就是二十万两白银。

王维屏只知道楚王府家大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