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跪满了三千天龙人(2/2)
还未等朱华圭痛斥。
那老太监就一把抓住为首官兵胳膊。
痛骂道:“尔等卫队官兵,世代受楚王府恩泽,怎可…”
“滋滋…”
那老太监还未骂完。
就感觉脖颈一凉。
呼吸困难,似乎有黏糊糊的液体,从脖颈喷涌而出。
楚王府虽说城高两丈九尺。
奈何八百人的王府卫队,五百弟兄折损在武昌城城头。
数千官兵青壮,都拦不住西乡山匪几个时辰的攻城。
他们这三百王府卫队,又怎么守住楚王府。
与其全家为楚王殉葬,还不如活捉了楚王,为家眷谋条活路。
没准!
擒拿楚王的投名状,还能让他们在汉家人民军那,也吃上一份皇粮。
只可惜!
别说他们这些卖主求荣的降兵。
就是久经沙场的官军精锐,也是三年免费“皇粮”伺候。
不论是腐明的文官吏员,还是武将官兵。
汉家人民军的态度,都是尽量少用。
哪怕是像祝万龄他们那批主动献城降官,也是降到最底层暂时使用。
若是不能接受汉家人民军行政部政策,并坚决执行。
那些降官随时都会被开除出行政部。
不能为人民服务,没有行政部的保护。
批斗大会,随时会落到他们头上。
有了大批汉家人民军入城。
武昌城城内的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
混乱的武昌城街道民宅,也很快安静下来。
经过一天一夜的清理。
抓获守城溃兵青壮两千余人。
抓捕楚王府宗室一千多人。
还有武昌府境内的士绅权贵全家,有两千多人。
乖乖!
这几乎是将武昌府的士绅权贵,来了个一锅端。
武昌府一州九县。
在攻打武昌城之前,汉家人民军就占据了一州四县。
由于汉家人民军,长期对士绅权贵的高压政策。
导致整个武昌府,大部分士绅权贵都,躲进了城高墙厚的武昌城避祸。
可谁又料想到。
汉家人民军会突然包围武昌城。
关键他王维屏还要坚守武昌城,要托所有士绅权贵全家陪葬。
武昌城汉阳城门。
密密麻麻跪满了楚王府宗室、跪满了武昌府昔日的士绅权贵。
足足有三千衣不遮体的天龙人。
这还是剔除了适孕妇女和女童。
只是男童的数量比例,明显少了很多。
三千天龙人,男童却不到一百。
傻子都能看出来男童数量不对。
“校长!好多士绅权贵家孩童,假扮成寻常人民家孩童,要不要等我汉家人民军在搜寻两天,再一同处决?”
晏羽看向大门。
看来这老实木讷的大门,也学会了思考了。
晏羽笑道:“不用了,富家公子哥过不惯穷日子,迟早会露出马脚。”
“职下担心有些人民收了士绅权贵好处,处处遮掩,我汉家人民军一时也寻不出来。”
“时间会冲淡仇恨,更会冲淡恩情。”
“只是便宜了那些富贵崽子们了,他们父母定会给他们留下家财产业。”
“陆逸先已在大冶县城、兴国州城等地,为武昌城内的人民,筹备房屋活计,武昌城内的人民,过不了几天都迁走。”
“把武昌城人民都迁走,那武昌城不就空荡荡的了?”
晏羽想起帝都高高在上的建奴后人。
生在帝都,各种资源福利,无疑是最好的。
晏羽笑道:“呵呵!忘了你老婆孩子,还挤在阳新了?武昌城今后将成为我汉家人民军的政治中心,必须从根上建立我汉家人民至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