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59章 风险传递

第59章 风险传递(2/2)

目录

第一优先级(构建骨架):集中传递三个核心账户代号。使用最高优先级的加密规则和最短的时间窗口(例如连续两天),务必最先送出。即使后续传递因故中断,这部分信息也能为外部调查指明最基本、最核心的方向,不至于全军覆没。

第二优先级(连接关节):传递关键流向和保护伞代号(“信天翁”->“xx基金”及关联“七叔”;“鹞鹰”->“林卫东案”)。这部分是给网络定性的关键,需要更复杂的编码,可能分散在多个信息包中,风险随之增加。

第三优先级(补充血肉):在确保前两级信息成功传递且自身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传递少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如“月度定额”支付模式),以增加情报的可信度和为外部调查提供更具体的切入点。

这意味着,他需要制作多张承载着不同信息碎片的纸条,并在不同时间点,冒着因重复行为而暴露的风险,多次前往回收处进行投递。每一次投递,都是在挑战监控系统的忍耐极限和那个神秘老头的神经,都是在刀尖上增加一道新的伤口。

他像一个即将执行单项任务的死士,开始冷静地准备自己的“遗书”——那些承载着希望与毁灭的纸条。在脑海中,他将精炼后的信息,按照重新设计、更为复杂的多层映射表,逐一转化为一组组来自《南境商报》分类广告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词汇序列。这个过程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他必须确保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精准无误,其组合在内部人(杨建国)看来逻辑严密,在外人看来则完全是废纸上的胡写乱画。

第一次投递(骨架之一):目标传递“信天翁”和“渡鸦”代号。他将写着对应密码词汇的纸条,小心翼翼地混入一叠厚厚的、作废的季度报表之中。当他放下纸箱时,能感觉到自己指尖因为极度的紧张而一片冰凉,仿佛血液都已凝固。回收处那老头依旧蜷缩在角落里,像是睡着了,对他的到来毫无反应,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场地里回荡。

第二次投递(骨架之二与关节初现):目标传递“鹞鹰”代号,以及其与“林卫东案”关联的加密信息。这一次,他感觉那老头浑浊的目光,似乎在他弯腰放下纸箱时,在他侧脸上似有若无地扫过,那感觉轻微得像羽毛拂过,却让他背脊瞬间窜起一股寒意。是错觉?还是被注视的直觉?

第三次投递(关节与核心):这是最关键、信息量最大、也最危险的一次。他需要传递“七叔”这个致命的代号,以及将前几次信息进行关联确认的复杂校验码。这张纸条上的词汇组合最为怪异,也最可能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当他再次抱着那象征着使命与风险的纸箱,走向回收处时,感觉每一道从身边经过的目光都充满了审视,每一次心跳都如同擂鼓,在耳边轰鸣。

就在他依照惯例放下纸箱,准备像前两次一样立刻转身离开时,那个一直如同石雕般沉默的老头,突然毫无征兆地抬起眼皮,用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嗓音,极低地、含糊地嘟囔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要被粉碎机的噪音淹没:

“年轻人……东西,别乱扔。”

一刹那间,林野(林峰)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心脏骤停,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他猛地停下所有动作,霍然转身,眼神在百分之一秒内变得锐利如出鞘的军刺,带着审视、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直直刺向那个依旧佝偻着身躯、面容隐藏在阴影中的老头。

老头那双浑浊不堪的眼珠,对上了他锐利的视线。里面没有任何情绪——没有威胁,没有警告,没有善意,甚至没有好奇——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如同万年死水般的平静,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只是他无意识的梦呓。说完,他便又缓缓地、慢条斯理地低下头,将脸重新埋入阴影之中,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是警告?是提醒?还是……某种来自黑暗同行者的、心照不宣的确认?

林野的大脑在极短的时间内权衡了所有可能性,cpU如同过热般疯狂运转。他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任何迟疑、任何追问、任何过激反应,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他脸上肌肉极其微小地牵动了一下,迅速切换回“林野”那种底层人员被无端指责时的些许不快、委屈和茫然,嘴里嘟囔了一句,声音不大不小,带着点年轻人的不服气:“知道了,老爷子,都是废纸而已。”

然后,他像是为了掩饰被训斥后的那点尴尬和恼火,几乎是脚底生风,加快了步伐,头也不回地迅速离开了回收处,将那片弥漫着纸张霉味和金属锈蚀气息的区域,以及那个谜一样的老头,甩在了身后。

直到回到财务部那令人窒息般的安静中,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他的心脏依旧在胸腔里疯狂地、不规则地擂动,撞击着肋骨,发出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如同战鼓般的轰鸣。老头的话,像一枚投入心湖的深水炸弹,此刻才在湖底轰然引爆,激起惊涛骇浪。他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是谁?

无论答案是什么,传递计划已经执行完毕。三颗承载着惊世秘密与无限风险的“信息种子”,已经随着那些真正的、即将被粉碎的废纸,被投入了通往未知的洪流之中。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将自身的安危、任务的成败、乃至更多人的命运,都押注于这条脆弱不堪的通讯通道,押注于外部战友的智慧、能力与决断,押注于那渺茫的、却必须去坚信的“万一”。

剩下的,只有等待。以及在等待中,独自承受这份将核心机密置于险境所带来的、无时无刻不在啃噬内心的巨大焦虑与风险感。他看着屏幕上那些跳跃的、无关紧要的数字,感觉自己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一种深沉的疲惫感席卷而来。

风险,已经传递出去了。这风险,既是传递行为本身所带来的暴露危机,更是这份情报内容所蕴含的、足以在黑白两道掀起一场席卷一切的毁灭性风暴的惊天能量。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风暴的引信,已经被他自己,亲手点燃。而他所在的这座钢铁堡垒,即将不再是庇护所,而是这场即将到来的、最终审判的风暴眼中,最核心、最危险的位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