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82章 趁乱而上

第82章 趁乱而上(1/2)

目录

第八十二章趁乱而上

“对此,你有什么需要补充解释的吗?”

算盘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平静得像是在询问今天的天气,却字字千钧,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十七处异常,九处与我直接相关……“导航员”果然像最苛刻的考官,在我疯狂试探边界时,记下了每一笔逾矩。

冷汗沿着脊椎滑落,带来一阵冰凉的痒意,但我不能去挠,甚至不能有丝毫多余的颤动。大脑在极致的压力下,反而剥离了所有情绪,只剩下冰冷的计算和博弈。否认?在“导航员”的铁证面前苍白无力。承认?那是自寻死路。

唯一的生路,是将这“异常”重新定义,赋予它一个合乎逻辑、甚至是对集团“有益”的外衣。

我深吸一口气,这口气吸入得异常艰难,仿佛肺部被无形的力量挤压着。再开口时,我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抑后仍不可避免流露出的、混合着疲惫与被误解的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人员的执拗。

“算盘先生,”我语速稍快,仿佛急于澄清,“这些所谓的‘异常访问’,正是我执行您‘彻底安全扫描’指令的直接结果!”

我刻意停顿,留给对方一丝消化和质疑的空间,也让自己有机会组织更具冲击力的语言。

“您要求我配合‘导航员’排查漏洞,而我认为,常规的、按部就班的扫描,根本无法发现那些刻意隐藏、甚至利用系统规则本身进行伪装的深层渗透!”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要找到幽灵,就必须先理解黑暗!我调取加密虚拟货币历史,是为了分析是否存在利用陈旧、冷门协议构建的、我们尚未察觉的隐蔽通讯通道!我交叉引用跨境案件档案,是为了逆向推演警方可能的数据挖掘模型,找出我们历史数据中容易被关联、被攻击的脆弱点!”

我一边说,一边快速调出操作日志,将其中几条最“可疑”的访问记录高亮显示,并附上我临时编写的、看起来颇具技术深度的“分析推测备注”。

“看看这条!我对‘影币’历史交易的深度挖掘,正是在模拟外部势力可能利用这种近乎被遗忘的资产进行秘密信息传递的路径!还有这条,反复查询三年前东南亚那次失败行动的细节,是因为我发现其资金流向模式与近期受损的‘勐拉镇’节点存在隐晦的相似性!我怀疑那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某种我们尚未识别的攻击模式的雏形!”

我的指控大胆而模糊,将一些真实的疑点(如第三方信号)与大量虚构的“关联分析”混杂在一起,听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极其深入、甚至有些走火入魔的安全审计。我把自己的调查行为,包装成了一种极端负责、以至于不惜打破常规的“威胁狩猎”(threathuntg)行动。

“是的,我的访问模式在传统视角下是‘异常’的!”我几乎是在陈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因为我在尝试捕捉的,是超越了传统规则的威胁!如果仅仅满足于表面合规的扫描,我们永远发现不了藏在影子里的匕首!这次警方的精准打击,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们现有的安全评估体系存在盲区吗?!”

我将问题抛了回去,将自身的“异常”与集团遭遇的外部危机强行绑定,暗示我的行为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

通讯那头陷入了更长的沉默。这次沉默带来的压力远超之前,仿佛能听到数据流在无声中激烈碰撞、权衡的声音。我能想象算盘那深邃的目光正穿透虚拟空间,审视着我提供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推测,评估着其中的逻辑、价值,以及……真实性。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再次被冷汗浸湿,紧贴着冰冷的椅背。握紧的拳头里,指甲更深地陷进肉里,用疼痛维持着最后一丝清醒和镇定。

终于,算盘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平稳的电子音里,似乎注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波动,像是……一丝疲惫,或者说,是对当前混乱局面的某种认可?

“你的‘威胁狩猎’理论,有其……启发性。”他缓缓说道,措辞极其谨慎,“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数据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噪音还是信号。你提供的这些……‘关联性推测’,虽然缺乏直接证据链,但指出的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究。”

他话锋一转:“基于你展现出的……对潜在风险的敏锐度,以及‘幽灵通道’在此次风波中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我决定赋予你一项临时权限。”

我的心猛地一跳!临时权限?

“授权你,在‘导航员’的监控下,访问‘历史档案-受限访问’区域中,标记为‘集团早期资产关联风险评估’的子库。你需要从中找出可能与当前外部威胁存在历史关联的线索,尤其是……涉及资金异常流动、合作伙伴背景疑点的部分。最终报告,直接提交给我。”

历史档案!他终于对我开放了更核心的部分!虽然是有限度的,带着枷锁的(在“导航员”监控下),并且目标被限定在“应对当前外部威胁”上,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意味着,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触碰那些尘封的往事,去搜寻“伯爵”和父亲案件的蛛丝马迹!

强烈的激动如同电流般窜过我的四肢,但我死死压制住,不能让一丝一毫的异样透过声音传递出去。

“是!算盘先生!”我回答得迅速而坚定,带着一种被委以重任的使命感,“我一定竭尽全力,理清历史脉络,找出潜在威胁!”

通讯切断。

我几乎虚脱般地靠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仿佛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成功了……又一次,在悬崖边上,利用混乱和危机,为自己撬开了一道通往核心机密的缝隙!

但这缝隙依旧危险。“导航员”的监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我必须在它的注视下,进行一场精妙的舞蹈——表面上搜寻所谓“外部威胁的历史关联”,实则挖掘我真正需要的信息。

没有时间庆祝或休息。我立刻投入工作,激活了算盘授予的临时权限。

屏幕上,“历史档案-受限访问”的区域亮了起来,其中一个名为“集团早期资产关联风险评估”的子目录对我开放。里面的数据浩如烟海,时间跨度长达二三十年,涉及无数已经更名、注销或并入其他实体的空壳公司、离岸账户以及模糊的合作协议。

我知道,直接搜索“林卫东”、“伯爵”或“阿马尔菲”无异于自杀。我必须严格遵守算盘设定的“剧本”——寻找与当前警方打击模式可能存在“历史关联”的线索。

我开始以“资金异常冻结”、“执法部门联合行动历史案例”、“合作伙伴背景风险追溯”等为关键词,进行大规模的、看似合乎逻辑的数据筛选。这个过程繁琐而耗时,但却完美地掩盖了我的真实意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