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使命的代价 > 第86章 技术支援

第86章 技术支援(2/2)

目录

一份简短的、冰冷的战术评估与指令:“外部压力将持续加大,迫使蛇出洞。汝之位置关键,务必坚守。利用一切资源,深挖‘圣柜’与‘遗产’之关联。新工具慎用,安全第一。‘工匠’。”

“工匠”,是杨建国与他在绝密任务中使用的代号。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最硬核的技术支援,最清晰的行动指令,以及那代号背后所代表的、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

林峰死死攥紧了拳头,缠着绷带的右手因为用力而传来刺痛,但他浑然未觉。他闭上眼,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仿佛要将这跨越了生死界限传递过来的力量,彻底吸入肺腑,融入血液。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老杨不仅收到了他的信息,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动用了恐怕是压箱底的国家级技术储备,为他送来了这把可能打开局面的“神兵利器”!这背后的难度与风险,他不敢细想。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行动。首先,他需要为即将可能出现的、因使用新工具而产生的“异常”数据访问行为,提前构筑一道防火墙。

他调出了之前那份关于“幽灵通道压力测试”的厚厚报告,从中截取了几段关于“模拟极端条件下系统冗余与自我修复机制效能验证”的复杂技术描述,然后,结合杨建国提供的破解工具包里的某些技术思路(经过他的消化和转译),精心撰写了一份《关于提升“幽灵通道”核心加密链路抗渗透性与自主恢复能力的升级方案(草案)》。

在这份草案中,他提出需要对通道的几个关键节点的底层加密协议进行“增强式压力测试”和“漏洞主动性探测”,以验证其在更高级别网络攻击下的稳定性。他将可能使用到的新工具产生的数据流,完美地包装成了进行这种“主动性安全验证”所必需的、看似激进的“渗透测试”行为。

这份草案技术细节极其晦涩,充满了各种前沿的加密学术语和复杂的逻辑推演,足以让大多数非顶尖技术人员望而却步。他将其提交给了“算盘”,并抄送了“导航员”,在附言中写道:“此方案基于压力测试结果反思而成,旨在将‘幽灵通道’安全等级提升至理论极限。涉及底层协议探测,可能存在短暂数据访问异常,已尽量优化流程以降低对正常运行之影响。请审议。”

这是一招险棋。将可能引发的“异常”提前报备,并将其包装成一种极致的“负责”与“前瞻性”。他在赌,赌算盘对“幽灵通道”绝对安全的追求,会压倒对某些技术细节的疑虑。

处理完这份“烟雾弹”草案,他开始了真正的冒险。他选择了杨建国提供的工具包中,风险相对最低、但针对性强的一个脚本——一个专门用于绕过某种“狮王”集团早期使用的、基于特定哈希算法的数据库访问日志模糊化机制的破解程序。

目标,直指“美第奇艺术基金会”和“L.c”相关的、被深层加密的历史档案。

他选择在基地人工智能模拟的“深夜”时段,激活了那个需要与信号分析仪特定接口配对的“单向量子信标”激活器。一道无形的、基于量子密钥的认证信号与外部某个未知的节点完成了握手。然后,他运行了那个破解脚本。

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以一种异常复杂的方式奔腾起来,绕过层层常规权限检查,如同一条潜入深水的游鱼,朝着目标区域悄无声息地渗透而去。林峰的心跳与屏幕上滚动的代码频率几乎同步,他的右手无意识地握紧了那枚冰冷的Level7权限密钥,手心的汗水浸湿了绷带。

几分钟后,脚本运行完毕。没有触发任何明显的警报。而他的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之前无法访问的、关于“美第奇艺术基金会”的更深层信息!

数据显示,“美第奇艺术基金会”在成立初期,曾接受过一笔来自“L.c”关联账户的、数额巨大的“艺术赞助”,而该账户的资金源头,经过极其复杂的流转,与“圣约柜私人银行”的某个匿名保险库存在高度可疑的关联。更重要的是,在基金会的早期理事名单中,一个化名为“劳伦斯·陈”的华裔艺术顾问引起了林峰的注意,此人的背景资料极其干净,干净得不正常,而且其活动时间线与“伯爵”(Graf)在欧洲活跃的后期,有部分重叠。

“L.c”……Lawrence(劳伦斯·陈)?

一条新的、更具象的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就在他准备深入挖掘这个“劳伦斯·陈”时,个人终端上,“算盘”的回复抵达了他之前提交的那份“安全升级方案”。

回复同样简洁:“方案思路具有前瞻性。可选取非核心节点进行小范围试验性验证。所需资源自行协调,过程需受‘导航员’监督评估。有效果,再推广。”

同意了!虽然加了“监督”的枷锁,但毕竟给了他一个“合法”进行高风险技术操作的护身符!

林峰关掉回复,感受着胸腔里那颗重新有力搏动的心脏。杨建国送来的技术利器,如同久旱甘霖,而他自己构筑的战术烟雾,也成功迷惑了对手。

技术支援的到来,不仅给了他新的工具,更重塑了他的信心。他抬起手,看着掌心那被汗水与血渍浸透的绷带,眼中不再有迷茫与痛苦,只有如磐石般的坚定与如烈焰般的冷静。

他重新看向屏幕,看向那个名为“劳伦斯·陈”的幽灵。

狩猎,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他,已经装备升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