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险些暴露(1/2)
第一百二十二章险些暴露
暴雨之夜的成功渗透,如同在黑暗的深渊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虽然未能激起滔天巨浪,但那细微的涟漪,却悄然改变着水下的生态。从“摇篮”独立子信道捕获的tadata和加密协议样本,经由陈曦和她后方团队日以继夜的分析,开始逐渐显露出价值。
几天后,一段经过反复清洗和伪装的指令,通过次级信道传递过来。内容不再是具体的技术指导,而是一份简短的评估报告摘要:
【目标信道采用非标准混合加密协议,核心层为高强度自定义算法,暂命名为‘黑曜石’。外层协议包含特定硬件标识符及地理位置校验机制。数据包结构分析显示,存在周期性心跳验证及异常传输中断自毁逻辑。初步判断,物理端点具备高度移动性和反侦察能力,或与‘佛爷’直属的机动安全屋有关。tadata中提取到微弱环境传感器数据残留,符合‘活体样本’运输监控特征。结论:‘摇篮’项目真实性及危险性确认,需优先定位物理端点。】
这段文字像一把冰冷的钥匙,虽然未能打开最终的大门,却清晰地告诉我,门后隐藏着何等惊人的秘密。“黑曜石”加密,“活体样本”……这些术语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远比传统毒品交易更可怕、更前沿的犯罪图景。佛爷的野心,恐怕不仅仅是垄断毒品市场,而是在试图掌控某种能够影响甚至控制人心的“终极武器”。
与此同时,陈曦那边似乎也加快了步伐。或许是因为“摇篮”的威胁等级被确认,或许是上级施加了压力,她开始尝试更加激进的侦查手段。新的指令要求我利用“赤道”系统的网络拓扑扫描功能,结合捕获的硬件标识符特征,在全网范围内进行模糊匹配,试图定位那些可能存在的、未被标记的“黑曜石”协议接入点。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操作。大规模的主动扫描,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大声呼喊,极易暴露自身的位置。我向陈曦反复强调了风险,但她的回复异常坚决:【时间窗口正在缩小。‘摇篮’可能已进入实质性产出或测试阶段。必须冒险。】
我能想象屏幕那头的她,紧抿着嘴唇,眼神坚定,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为了达成目标而近乎偏执的专注。这种专注曾是我们共同攻破无数技术难关的法宝,但此刻,在这敌营深处,却让我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然而,我没有选择。任务的优先级高于个人安危。
我精心选择了一个时机——集团内部因一批重要货物即将抵达而略显混乱,大部分技术资源和安保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物流监控上。我则躲在分析室里,启动了经过伪装的扫描程序。程序被设定为低速率、多节点、间歇性触发,尽可能模拟正常的网络维护流量。
扫描如同撒出一张无形的巨网,悄无声息地在“狮王”集团错综复杂的内部网络中蔓延。数据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我的分析终端,经过初步过滤后,再通过加密信道碎片化地传输给陈曦。
起初一切顺利。扫描程序反馈回海量的网络节点信息,其中大部分都是已知的服务器、终端和监控设备。我和陈曦隔着遥远的距离,像两个耐心的淘金者,在数据的泥沙中筛选着可能存在的“黑曜石”金粒。
紧张的工作持续了大半天。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基地的喧嚣也逐渐平息。我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正准备暂时休息,补充些能量。
突然!
分析室的主屏幕上,代表“赤道”系统核心防火墙的监控界面,毫无征兆地弹出了一条鲜红色的、标着【最高优先级】的警报!
【警报!检测到源自内部网络(Ip:192.168.5.47,主机名:tEch-LAb-03)的异常主动探测行为!行为特征:高频次、多端口、协议指纹模糊。目标范围覆盖核心网络区域。威胁等级:高!疑似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渗透扫描!】
tEch-LAb-03!这正是我所在的分析室的主机名!
Ip地址也完全正确!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停止了跳动。冷汗如同打开了闸门,瞬间从全身每一个毛孔涌出,浸透了内衣。
暴露了?!这么快?!这么直接?!
是扫描行为被精确捕捉到了?还是陈曦那边的接收端露出了马脚,被反向追踪了?!
屏幕上,红色的警报刺眼地闪烁着,旁边已经开始自动生成安全事件报告,并标注“已上报安全审计部门”(也就是“账本”那里!)。更可怕的是,系统已经开始自动执行隔离程序,我感觉到网络连接速度正在急剧下降,部分对外访问权限被瞬间切断!
完了!
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淹没了我的四肢百骸。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画面:被“山魈”的手下拖出去枪决,“账本”那阴冷的笑容,父亲失望的眼神,陈曦……不!绝不能在这里倒下!
求生本能和长期卧底磨练出的应急反应,在这一刻压倒了恐慌。我的手指如同拥有了自主意识,在键盘上疯狂敲击起来。
首先,必须立刻切断与陈曦的所有联系通道!我以最快的速度,清除了所有正在进行的后台传输进程,删除了临时缓存数据,并强行关闭了那个用于接收指令的次级信道监听服务。
然后,我必须为自己编造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让“账本”和“山魈”接受的理由!
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一切可能利用的借口。高频次、多端口、协议指纹模糊……这些特征……
有了!
我猛地想起来,就在昨天,我曾经以“优化网络性能,排查潜在瓶颈”为由,向“岩石”申请并获准,对基地内部网络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和“漏洞评估”!当时只是为了给后续可能的扫描行为打掩护,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我立刻调出那份已经归档的申请记录,同时双手不停,开始在另一个终端上伪造“压力测试”的执行日志和实时数据输出。我必须抢在“账本”的人赶到,或者系统完全将我锁定之前,把这个“故事”编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