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执念当铺 > 第36章 胡离的领悟

第36章 胡离的领悟(2/2)

目录

嗯...很有...创意。他最终挤出一句评价,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味道...很特别。

胡离的耳朵竖了起来:特别?

对,就是...周大叔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汇,喉结上下滚动,有种...原始的冲击力。让我想起我太爷爷笔记里写的一种特别粥...

胡离突然僵住了,金色的瞳孔缩成一条细线:笔记?什么笔记?

哦,就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本手札。周大叔从口袋里掏出本破旧的小册子,封面已经泛黄,我太爷爷——就是你说的周文彦,记载了他年轻时尝试的各种粥方。看,这里写着特别粥:初试败,米焦苦,然心意至,终得妙法...

胡离一把抓过小册子,贪婪地阅读着上面的字迹。她的手指微微发抖,碰触着那些褪色的墨迹,仿佛能通过触觉感受到书写者的存在。

他...他失败过...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羽毛,很多次...

周大叔疑惑地看着我,我摇摇头示意他别打扰。胡离此刻正经历着某种顿悟,她的表情从震惊慢慢变成恍然,最后定格在一种温柔的悲伤上。

我一直记得的...是最后那碗完美的粥。她轻声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却忘了之前那么多难吃的尝试...忘了他是怎么一次次调整火候,怎么笨拙地尝味道烫到舌头...

她抬起头,眼中的执念似乎松动了一些:那碗粥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味道多好...而是因为它包含了那么多失败和坚持。

周大叔听得云里雾里,但我明白胡离在说什么。有时候我们记住的只是执念最终呈现的样子,却忘记了它形成的过程。

胡姑娘也喜欢研究粥道?周大叔试图拉回话题,擦了擦额头的汗,要不明天来我铺子里看看?或许能找到些灵感。

胡离怔了怔,突然露出一个明亮的笑容,九条尾巴轻轻摆动:

送走周大叔后,胡离一反常态地没有立刻回厨房继续她的,而是坐在当铺门槛上,望着渐暗的天色发呆。我拿了杯茶给她,在她身边坐下。

想通了?我问,看着茶杯在她手中冒出袅袅热气。

她接过茶,耳朵微微抖动:一部分吧。沉默片刻,她又说,阿七,执念是不是都会美化记忆?

不一定美化,但肯定会筛选。我思考着回答,想起爷爷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记住的往往是最强烈的那个瞬间,而忽略了前后的过程。

胡离轻轻笑了,眼角泛起细小的纹路:那个书呆子...最开始煮的粥简直难以下咽。有一次盐放多了,咸得我直接现了原形。她比划着,手指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他却红着脸道歉,第二天又带着新煮的来...

我第一次听胡离提起这些细节。之前的她总是执着于完美粥香这个概念,却从不谈论达到完美前的种种不完美。

明天真要去周大叔的粥铺?我转移话题,看着她的侧脸在暮色中变得柔和。

胡离的尾巴轻轻摆动,不是去偷师...是想看看,那个书呆子的后代是怎么对待熬粥这件事的。

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向我:对了,今天那锅特别粥,我好像不小心把苏挽晾的蘑菇干当枸杞放了...

...那是给梦魇吃的噩梦菇。

...哦。

当晚,我检查断尘剪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裂痕没有缩小,但边缘处的红光变得柔和了些,不再那么刺目。更奇怪的是,当我想到胡离自我化解执念的过程时,剪刀竟微微发热,仿佛在共鸣。

有意思...我轻声自语,剪刀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原来执念的化解方式会影响剪刀的反应...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当铺的瓦片上。厨房里,胡离罕见地没有熬夜煮粥,而是早早休息了,为明天的粥铺之行养精蓄锐。我甚至听到她哼着小曲——这可是三百年来头一遭。

我摩挲着剪刀上的裂痕,思绪飘向明天要去的。沈晦和玄夜的复杂关系,断尘剪的其他碎片,当铺的秘密...也许答案就在那里。

但今晚,至少有一份执念找到了新的方向。而这,或许就是当铺存在的意义——不是强行剪断执念,而是帮人看清它们真正的模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