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书界寻踪:《寒窑记》(1/2)
成功与“将军怨”书灵建立沟通后,往生簿中潜藏的庞大书灵世界,如同一幅浩瀚的星图,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
然而,这片“星海”并非宁静祥和,其中沉睡着无数或悲或怒、或怨或痴的强烈执念,贸然深入,极易迷失其中,甚至被负面情绪同化。
经过慎重商议,我们决定制定一套严谨的“书界寻踪”规程。
由我以镜渊之力构筑稳定的精神通道,沈晦的月光负责净化与守护,玄夜的阴影则作为警戒与应急切断的保障,炎烬与胡离在现实界策应,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首次正式探访,我们选择了一个执念相对纯粹、危险性较低的案例——
记载着宋代一位痴情女子因战乱与爱人失散,苦等一生至死的故事。
篇名《寒窑记》。
神识沉入书页,墨香扑面而来。
眼前景象变幻,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烽火连天,城破家亡,一位布衣书生与青梅竹马的女子在乱军中失散……
画面一转,已是数十年后,荒山野岭间,一座破败的寒窑前,一位白发老妇拄着拐杖。
日日眺望着远方山路,眼中是望穿秋水的痴念,直至生命尽头。
“阿郎……阿郎……你何时归?”一个苍老、微弱却无比执着的意念,如同风中残烛,在书页中回荡。
这便是《寒窑记》的书灵,那位痴等一生的老妇的执念所化。
我以裁断之力化作温和的桥梁,传递去安抚的意念:“婆婆,岁月已久,故人难寻。
可愿放下执念,安息归去?”
书灵老妇的虚影在寒窑前转过身,浑浊的眼中泪光闪烁:“放下?如何放下?我等他一生,未见一面,未得一言……我不甘啊!
至少……至少让我知道,他是生是死,是负心,还是……早已埋骨他乡?”
她的执念,并非复仇,而是求一个答案,一个了结。
“或许,”我沉吟道。
“我可借往生簿之力,循着您与他的因果线,追溯其下落,无论生死,给您一个交代。”
老妇书灵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光芒。
退出书界,我们立刻行动。
玄夜的阴影之术最擅追踪,他根据书灵提供的书生姓名、籍贯、离散时的大致年份与地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