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墨影的重塑(2/2)
店主人,便是墨影。
他的店,不再叫“解忧斋”,也丝毫不像“执念当铺”。
店内没有柜台,只有几个蒲团,一方矮几,几杯清茶。
他的“业务”也很简单:不典当,不解惑,只“倾听”与“梳理”。
任何心有执念、无处排解的生灵,都可以来这里,喝一杯茶,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墨影会静静地听,然后,运用他对执念独特的感知力,帮来访者梳理那团乱麻般的情感,指出执念的核心所在,以及可能带来的因果。
他从不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提供一种清晰的“看见”,让来访者自己做出选择。
起初,门可罗雀。
毕竟,他既不能实现愿望,也不能消除痛苦。
但渐渐地,一些在执念当铺外徘徊犹豫、或者执念并不深重、只需倾诉与厘清的生灵,开始尝试走进这家无名小店。
他们发现,这位沉默的店主人,有着一种奇特的、能让人心安的力量。
他不会评判,不会诱导,只是精准地“看见”你的执念,并让你也“看见”自己。
这种纯粹的“梳理”,对于许多深陷情绪迷雾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墨影的店,没有执念当铺的辉煌与深不可测,却像一处安静的心灵驿站。
他找到了自己的路——不做执念的化解者,而做执念的“解读人”与“梳理者”。
他的存在,弥补了执念当铺宏大叙事下的细微空白。
一日,阿七的身影悄然出现在这家无名小店的门口。
他看了一眼那盏昏黄却纯净的小灯,又看了看店内正在安静烹茶的墨影,微微颔首,并未进去,转身离去。
墨影若有所觉,抬头望向门口,只看到一片空寂。
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脸上露出一丝平和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终于走出了模仿的阴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与执念相处的方式。
后来,三界中渐渐有了一个传说:在忘川巷的尽头,有一家执念当铺,照亮归途,平息执妄;而在三界交汇的某个角落,还有一盏昏黄的小灯,灯下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倾听者”,他能帮你读懂自己的心。
两者迥异,却各自安好。
执念当铺的账册上,关于墨影的那一页下方,悄然多了一行飘逸的备注,墨迹新旧不同,显然并非一次写成:
“仿者墨影,散功塑己,历苦旅而明本心。另辟蹊径,成‘执念梳理’之道。灯火虽微,亦照一隅;道途万殊,终归本真。”
墨影的故事,成了一个关于迷失、痛苦、反思与重生的传奇。
他最终没有成为第二个阿七,却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墨影。
这或许是对“模仿”二字,最深刻也最成功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