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 > 第145章 本宫也敢勒死你

第145章 本宫也敢勒死你(1/2)

目录

大弘早朝自辰时一刻起,一般是四刻左右结束。

今日,进了午时还没结束。

朝堂上吵得厉害,赵王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这波冲他来。

他这一系,能言善辩的臣子不少,主要战斗对象是那些纯臣。

高皇后这一系,倒不怎么开口。

若要开口,就是讲“公道话”,两边皆讨好,又两边皆不落好。

一整个上午,朝堂上蹿下跳。

皇帝昨夜为了子嗣努力过度,本就没休息好,再遇上这场面,直接一个头两个大。

恨不得找个惊堂木来拍一拍。

实在头疼,皇帝朝跟前最得用的总领大监,内侍省最高长官内侍之一戴胜使了个眼色。

戴胜跨出一步,今日第不知多少次高呼“肃静”。

底下终于又安静一些。

皇帝道:“正值多事之时,你们吵翻天去又有何用?速速与朕拿个方案出来。”

边说,边揉脑袋。

赵王满身臊,自然不会开这个口。

下来便是宁、信二王和三省群相们。

宁王的准姻亲,扯进一桩案子里,但到底是只是个准,他也不避讳,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有疑就要查,这桩桩件件都在百姓见证下爆出来,只有用证据讲话才能取信于民,若朝廷一味偏颇,恐失民心。”

相比于信王是坚定的赵王党,宁王态度模糊得多。

即便裴家五娘是宁王未来的二儿媳又如何,宁王有今日,靠的是当今皇帝。

他与皇帝有共同的祖父祖母,身为皇帝的堂兄弟,关系要比信王更亲近。

皇家子息不丰,他在宗室中的地位,让他目前还不需要太过钻营。

所以,他事实上是正经的帝党纯臣。

他开口定调,赵王就皱了眉。

皇帝也沉默一瞬,“查自是要查,否则如何还皇儿清白,可谁去查?”

皇帝瞥一眼低着头的信王,似一夜间白发都多了不少。

他的女儿被状告去川州不足一年,手上就沾着二十八条人命。

杀的不是奴婢,而是杀百姓。

若当真坐实此事,将不容于国法。

底下无人吭声,中书令宇文骧却不得不吭声。

郊州案是他的儿子带回的结案证据,如今虽不能证明他儿子与谁勾结,至少证明查案不细,能力不足。

他总得保他一保。

“陛下,郡公府之案,既京兆府已接下诉状,便交由京兆府审理。郊州案路途遥遥,陛下不如再派巡按使下西南,驸马都尉一介书生,担不起这等重担,臣认为可派襄阳侯世子,刑部都官司郎中贺兰敬,及大理寺司直张同稳一同前往。而昨日当街行刺赵王殿下之事,可交由宗正寺和刑部共同主理。”

宇文骧趁着众人吵嚷,深思熟虑过。

襄阳侯贺兰氏也是开国功勋,后世子孙未入行伍的,多以刑侦着称,家族声望在两宫之争中达到顶点,天下都传贺兰氏刚正不阿。

贺兰家的人去查,百姓天然放心一些。

但那世子贺兰敬实际是个人云亦云的草包。

而大理寺张同稳,没什么背景,最擅明哲保身。

这二人去,名号响亮,作用却不大。

宇文骧深知,案件到了这一步,几乎可以断定与赵王关系匪浅。

可有什么法子呢,上了贼船,只能拼命往前划。

三省六部,加上御史台诸多官员,各有见解,但皇帝最后总体参照宇文骧的建议。

下朝前,皇帝补充一项,“宋王,入鸿胪寺为少卿,明日起入朝参政。”

口谕颁下,自有中书门下两省转化圣旨。

而皇帝压根儿没给朝臣们再争论拖延的机会,直接退朝走了。

早朝一散,官兵就将整个江川郡公府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