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器火淬第32章 灵环引劫(2/2)
凤璃的笛音变得庄严而恢弘。她站在李仲身侧,两人的灵力在光网中交织成龙凤呈祥的图案。当第一道紫色天雷劈落时,玄冰龙血剑突然腾空而起,用剑身挡住天雷的冲击,而流云环则趁机吸收着天雷中蕴含的毁灭与生机之力,环体上的裂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刘长老瘫坐在地,看着眼前震撼的一幕,终于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李仲的创新不在于技法的精妙,而在于那份敢破敢立的魄力——他敢将炼丹炉改造成炼器鼎,敢用渡劫阵残片炼制配饰,更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引动天劫,这等胆识,是困守陈规的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
三道天雷过后,乌云渐渐散去。流云环悬浮在李仲掌心,环体流转着紫金色的光泽,环内侧多了一圈细密的龙纹,那是玄冰龙血剑留下的印记。当李仲将灵力注入环中,环体突然分裂成九道流光,在他周身形成一道璀璨的光环,每一道流光都对应着一种基础灵根属性。
“这是...九灵环?”宗主失声惊呼。传说中能兼容九种灵根的至宝,竟真的被李仲炼成了。
小药徒扑上来抓住李仲的衣袖,满脸崇拜:“李师兄,你太厉害了!这环子能让我也用吗?”
李仲笑着将其中一道流光弹向他:“试试。”流光落在小药徒腕上,化作一枚小巧的银环,竟自动根据他的木灵根属性调整了灵力波动,让他原本滞涩的吐纳瞬间变得顺畅。
凤璃走上前,指尖轻轻触碰环体:“看来《流火剑谱》的最后一页,是你自己补上的。”她能感觉到,玉简中新增的“合器引劫”之法,分明带着李仲独有的灵力印记。
李仲握住她的手,掌心的灵力印记与环体产生共鸣:“是剑谱自己告诉我的。”他看向观礼席上神色复杂的宗主,“此环能引动天地灵气,或许能解宗门灵脉枯竭之困。”
宗主眼中闪过激动:“你愿将此法献出?”
“技法本就该流通。”李仲将流云环抛向空中,环体化作一道流光飞入宗门藏经阁,“但需立规矩——凡想学此术者,必先领悟‘丹器同源’的真意,否则强行修炼只会走火入魔。”
刘长老突然开口,声音沙哑:“你就不怕...重蹈当年焚天诀失传的覆辙?”
“怕就不会当众试炼了。”李仲的目光扫过全场,“真正的秘法,从不是藏出来的。”他举起玄冰龙血剑,剑尖指向天空,“就像这柄剑,敢迎向天劫,才能铸就锋芒。”
话音刚落,藏经阁方向传来一声巨响。流云环在阁顶自动布下一个巨大的聚灵阵,天地间的灵气如瀑布般汇入宗门,让枯萎的灵脉发出新芽破土的轻响。弟子们欢呼着跪倒在地,连几位一直中立的长老都对着李仲躬身行礼。
赵岩被执法弟子扶起时,突然挣脱束缚,对着李仲叩首:“弟子...愿拜入李师兄门下,重修炼器之术!”
李仲看着他眼中的悔意,将玄冰龙血剑收入剑鞘:“宗门有规矩,拜师需经宗主允许。但你若真心悔改,可先去丹房帮忙,从辨认灵草学起。”他知道,比起惩罚,让迷途者找到正途更有意义。
凤璃悄悄塞给他一枚新的玉简:“这是我整理的灵脉分布图,或许能帮你完善聚灵阵。”她的指尖再次划过他的掌心,这一次,留下的不再是警示,而是一道温暖的邀约,“今夜子时,后山望月台,我带你看宗门最古老的灵泉。”
李仲握紧玉简,望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方才渡劫时,她挡在自己身前的那道纤细却坚定的身影。他低头看向腕间流转的九灵环,突然明白,这场试炼真正锻造的,或许不是法器,而是人心——是刘长老的执念,是赵岩的悔悟,是凤璃未曾言说的心意,更是他自己跨越丹器界限的勇气。
当暮色降临,试炼场的青石地面上,玄冰龙血剑与流云环留下的光纹仍在闪烁。有细心的弟子发现,这些纹路组合起来,竟与《九转培元录》扉页的图案一模一样。而在藏经阁深处,那枚飞入阁顶的流云环突然轻轻震颤,环体上的龙纹与一枚尘封已久的青铜古剑产生了共鸣,仿佛在预示着一场跨越千年的传承,即将在这个风雨欲来的时代,重新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