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器火淬第36章 师徒试探(1/2)
核心阁的七色光柱尚未敛去,宗主殿广场的石碑前已围满了弟子。“李仲启灵脉”“凤璃护典籍”的刻字被晨露浸润,愈发显得苍劲有力。小药徒挤在人群最前面,踮着脚给身边的旁脉弟子比划:“我李师兄的焚天诀可厉害了,赤金色的火焰能同时炼药又炼器,那天在试炼场...”
他话没说完,就被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哦?还有这等事?”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路。大长老拄着玉石拐杖缓步走来,雪白的长眉下,一双浑浊的眼睛在扫过石碑时突然亮了亮。他是宗门资历最深的元老,常年闭关,连楚家兵变时都未曾露面,此刻突然现身,让在场的弟子都屏住了呼吸。
“大长老万安。”李仲上前见礼,玄冰龙血剑的剑穗在晨光中轻轻晃动。他能感觉到,对方的灵力看似平和,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正悄悄探查他体内的焚天诀气息。
大长老抚着长须笑了:“李师侄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本事,实在难得。老夫闭关前曾听闻你丹器双绝,昨日灵脉复苏,更是见识了你的涤灵阵,倒是与老夫年轻时钻研的‘通玄术’有些相似。”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凤璃身上,“凤丫头的破煞术也不错,你母亲当年...可是老夫手把手教的。”
凤璃心头一紧。母亲的师承向来是秘辛,大长老突然提及,显然别有用意。她不动声色地调整灵力,将袖中母亲留下的护符握紧——那护符能屏蔽高阶修士的探查,是她最后的底牌。
“既然如此,”大长老突然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全场,“老夫今日便做个主,收李仲为亲传弟子,不知李师侄愿不愿意?”
全场哗然。大长老已百年未收徒,当年连楚老家主求师都被拒之门外,如今竟主动收李仲为徒,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李仲心中警铃大作。大长老闭关多年,偏偏在楚家倒台、灵脉复苏后现身,还如此急切地收他为徒,绝非偶然。他想起白老曾说过:“宗门的元老们,个个揣着自己的心思,大长老当年对焚天诀可是极感兴趣的。”
“弟子资质愚钝,怕是难当大长老亲传之名。”李仲躬身推辞,眼角余光瞥见大长老的拐杖头微微发亮——那里面藏着个聚灵阵盘,正以极快的速度记录他的灵力波动。
“哎,无妨。”大长老摆了摆手,拐杖在地面轻轻一点。一道柔和的灵力托起李仲的手臂,看似是扶他起身,实则趁机侵入他的经脉,沿着灵力流转的轨迹探查焚天诀的根基,“老夫也不求你继承衣钵,只是想切磋些丹器之术。你看这核心阁的典籍,还需你我师徒合力整理才是。”
话已至此,再推辞便是不给大长老面子。李仲只得应下:“弟子遵命。”
拜师仪式定在三日后的正午。消息传开,整个宗门都沸腾了。嫡脉弟子虽心有不甘,却碍于大长老的威严不敢多言;旁脉弟子则个个欢欣鼓舞,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杆——李仲成了大长老的亲传弟子,意味着旁脉终于有了能与嫡脉抗衡的靠山。
凤璃在丹房帮李仲整理拜师要用的礼服,指尖划过锦缎上绣着的火焰纹,突然低声道:“大长老的通玄术我见过记载,是种能吞噬他人灵力转化为己用的秘术,你千万要小心。”她从袖中取出个小小的瓷瓶,“这是用清心草和冰魄石磨的粉,洒在衣襟上,能干扰他的探查。”
李仲接过瓷瓶,想起三日前在主峰石阶上,大长老那道看似温和的灵力。当时他只觉经脉微微发麻,现在想来,那分明是通玄术在试探焚天诀的底细。
“他想要的,恐怕不只是切磋丹器之术。”李仲摩挲着瓷瓶,“焚天诀的来历、丹火铸器的核心手法,才是他真正想知道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大长老的侍童送来个紫檀木盒:“长老说,这是给小师叔的见面礼,让您拜师前务必打开看看。”
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里面铺着金色的绒布,放着半枚残缺的玉简,上面刻着“焚天诀·残篇”五个字。玉简的断口处光滑平整,显然是被人刻意劈开的。
“这是...”凤璃脸色微变,“母亲的遗物里有块一模一样的玉简,说是当年从大长老的密室里找到的!”
李仲拿起玉简,指尖刚触到刻字,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灵力——与大长老那日探查他的灵力同源。这玉简绝非普通的见面礼,而是个陷阱:若他能认出这是焚天诀残篇,就等于承认自己知晓禁术;若认不出,又显得太过虚伪。
“好深的算计。”李仲将玉简放回盒中,“他这是逼着我交底。”
三日后的拜师仪式设在大长老的“静玄阁”。阁内没有繁复的装饰,只在正中央摆着个三足鼎,鼎中燃着凝神香,烟气如丝带般缭绕上升,在屋顶聚成个奇异的漩涡——那是个改良过的聚灵阵,能放大修士的灵力波动,任何细微的功法异动都逃不过布阵者的眼睛。
“拜师吧。”大长老坐在蒲团上,身前的矮桌上放着个青铜托盘,里面是一杯清茶、一本线装古籍。按规矩,李仲需跪下奉茶,再接过古籍,才算完成仪式。
李仲端起茶杯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青铜托盘的底部刻着细密的符文——是通玄术的阵纹,只要他的指尖触到茶水,对方就能顺着水渍探入他的经脉。他不动声色地运转焚天诀,将一丝赤金色的灵力注入茶杯,看似是温茶,实则在茶水表面布了层薄薄的火膜。
“师父请用茶。”他单膝跪地,将茶杯奉上。
大长老接过茶杯的刹那,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茶水表面的火膜虽薄,却带着焚天诀特有的至阳之力,让他准备好的通玄术无从下手。他呷了口茶,笑道:“好孩子。这本《通玄要略》你拿去,里面记载着老夫毕生钻研的丹器心得,或许对你的焚天诀有启发。”
古籍递过来时,封面上突然弹出三根细针,针尖闪着幽蓝的光——是能麻痹灵力的“锁灵针”。李仲早有防备,左手接过古籍的同时,右手看似无意地拂过封面,赤金色的火焰瞬间将细针烧成灰烬,动作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大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看来你对控火之术确实有独到之处。正好,老夫昨日得了块‘星辰铁’,据说需用至阳之火才能熔炼,你且试试?”
侍童搬来个巨大的铁砧,上面放着块拳头大小的黑色矿石,表面布满银色的斑点,像夜空的星辰。星辰铁是炼制本命法器的奇材,但其性极寒,寻常火焰别说熔炼,连靠近都会被冻伤。
李仲知道,这是大长老在逼他动用焚天诀的真正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将玄冰龙血剑放在铁砧旁,赤金色的火焰从指尖升起——这一次,他没有隐藏,任由火焰的温度攀升,将周围的凝神香烟气都烤得扭曲。
“果然是焚天诀。”大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只是...你的火焰比记载中多了丝生气,倒像是...”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像是《九转培元录》里记载的‘活火’。”
李仲的心猛地一沉。大长老竟连《九转培元录》都知道,看来他对焚天诀的来历早有研究。他没有回答,只是操控着火焰包裹住星辰铁,让赤金色的火苗顺着矿石表面的银斑游走,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
半个时辰后,星辰铁渐渐融化成银白色的液体。李仲突然将玄冰剑穗浸入其中,冰魄石的寒气与火焰的至阳之力碰撞,竟在液体表面凝结出奇异的纹路——这是他结合丹火铸器法与流火剑谱创造的新手法,既能保留星辰铁的寒性,又能注入火焰的生机。
“这手法...”大长老猛地站起身,玉石拐杖重重地戳在地上,“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仲将凝结成形的剑坯放在铁砧上,剑坯的表面流转着金银交织的光纹:“弟子偶然在古籍中见过‘冰火共生’的记载,便试着练了练。”他刻意避开《九转培元录》,只提泛泛的古籍。
大长老盯着剑坯看了许久,突然笑道:“好,好一个‘偶然’。既然你有如此天赋,老夫便再传你一招‘分焰术’。”他指尖弹出一缕青色的火焰,在半空分成三朵火苗,“此术能同时操控三道火焰,对你炼丹炼器都有好处,只是...”
火苗突然合并成一道火线,直逼李仲的眉心:“需以本命灵力为引,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你敢学吗?”
这哪里是传术,分明是逼李仲暴露焚天诀的核心!分焰术本是通玄术的分支,需吞噬他人灵力才能练成,大长老却谎称要用本命灵力,显然是想趁他运转灵力时,夺取焚天诀的控制权。
“弟子学艺不精,不敢妄学。”李仲侧身避开火线,赤金色的火焰在他掌心凝成盾牌,“况且师父的通玄术博大精深,弟子连皮毛都未学到,怎敢奢求分焰术?”
火线撞在盾牌上,发出“滋啦”的声响,化作漫天火星。大长老的脸色沉了沉:“你这是不愿学?”
“并非不愿。”李仲收起火焰,躬身行礼,“只是弟子觉得,术法贵在精不在多。焚天诀尚未吃透,不敢贪多嚼不烂。”他抬眼直视大长老,“倒是师父的通玄术,弟子听闻能吞噬灵力转化为己用,不知是否能解玄冥阁的噬灵蛊?”
这话像一记重锤,敲在大长老心上。噬灵蛊是玄冥阁的独门邪术,与通玄术渊源极深,这是宗门极少数人才知道的秘辛。李仲突然提及,显然是在暗示自己知道通玄术的底细。
大长老的眼神变了变,随即又恢复温和:“你倒是消息灵通。不错,通玄术确能解噬灵蛊,只是需以禁术为引...罢了,你暂且回去吧,明日卯时再来学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