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陈砚寻找旧收音机的主人(2/2)
苏晚拿起徽章,指尖泛着淡白光——感知里孟晓棠的情绪变得激动,她“看”到孟晓棠在戏院最后一场演出时,将这枚徽章别在旗袍上,对着台下喊“这一场,献给我最爱的人”,而台下的沈嘉树,正偷偷抹眼泪。“她太爱沈嘉树了。”苏晚轻声说,“就算知道他可能不会回来,还是把最好的都留给了他。”
从杂货店出来,陈砚接到林晓的电话,语气里满是兴奋:“陈砚哥!我查到孟晓峰的下落了!他当年跟着父母离开老城区后,就去了美国,现在还在世,定居在旧金山,是当地有名的灵脉研究者!我已经给他发了邮件,附上了孟晓棠的故事和收音机的照片,他刚才回复了,说想尽快回来看看,还想把姐姐的收音机带回美国,放在灵脉博物馆里展览!”
“太好了!”陈砚的声音里难掩激动,“这样孟晓棠的故事就能被更多人知道,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老城区的灵脉历史。”他挂了电话,对苏晚说,“我们现在去沈嘉树当年工作的诊所看看,林晓说那里还保留着他的诊疗笔记,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孟晓棠的线索。”
沈嘉树的诊所位于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家文具店。店主是个年轻女孩,听说他们在调查沈嘉树和孟晓棠的故事,很爽快地把他们带到后院:“我爷爷当年是沈医生的学徒,这些笔记一直放在后院的书柜里,说等有懂行的人来,再交给他们。”
书柜里的诊疗笔记整齐地排列着,最上面一本的封皮上写着“1947-1949”。陈砚小心地翻开,里面除了患者的诊疗记录,还有不少关于灵脉污染的研究,其中一页画着这台旧收音机的电路图,旁边写着“晓棠的收音机,内置灵脉防护,可抵御轻度黑雾”。
“原来沈嘉树早就给收音机做了防护!”苏晚惊喜地说,“这就是为什么孟晓棠能在黑雾弥漫的老城区安全生活这么久,也是为什么她的残影能附在收音机里,不被恶残影攻击。”
陈砚继续往后翻,在笔记的最后一页,看到一张夹着的照片——是沈嘉树和孟晓棠在诊所门口的合影,两人手里抱着这台收音机,背景里的老槐树刚抽出新芽。照片背后写着“1947年春,与晓棠共赏春”,字迹里满是温柔。
“这应该是他们最幸福的一段时光。”陈砚将照片小心收好,“等孟晓峰回来,我们把这些笔记和照片一起给他,让他知道姐姐当年的等待没有白费,也让他知道,姐姐一直被老城区的人记着。”
从诊所出来时,夕阳已经西斜,老城区的街道上亮起了暖黄的路灯。陈砚将诊疗笔记和资料小心地放进背包,旧罗盘在口袋里轻轻震动,像是在回应什么。“我们去老宅院看看吧。”他对苏晚说,“孟晓棠的残影虽然已经消散,但她的执念还留在那里,我们去和她说声再见。”
老宅院的桂树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石桌上还放着他们之前留下的晚香花。陈砚将收音机放在石桌上,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歌声里没有了思念,只有满满的平静。“孟晓棠,谢谢你让我们知道这么温暖的故事。”陈砚轻声说,“你的等待有了结局,你和沈嘉树的故事,我们会永远记着。”
苏晚的感知里,孟晓棠的身影在桂树下一闪而过,对着他们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化作点点白光,融入了桂树的枝叶里。收音机的歌声渐渐减弱,最后停在了“天涯共此时”那句,像是在和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她真的走了。”苏晚的心里泛起一阵释然,“带着所有的遗憾和幸福,去见她等了一辈子的人了。”
陈砚收起收音机,将孟晓棠的资料和照片整理好,准备明天交给林晓,让她做成专题发表在《城市拾遗》上。“我们回去吧。”他对苏晚说,“明天还要和赵老板去拾遗阁看看那台留声机,说不定又能帮到一个善影。”
两人骑着电动车往花坊赶,路上,陈砚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给沈明远发了条消息,告诉他孟晓峰的下落,还有诊所里找到的诊疗笔记。没过多久,沈明远就回复了,说等孟晓峰回来,一定要一起聚聚,好好聊聊沈嘉树和孟晓棠的故事。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苏晚看着路边的晚香花,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虽然还有噬魂会的威胁,但只要我们坚持守护这些温暖的执念,就一定能战胜他们。”
陈砚点头,握紧了车把——他想起妹妹陈玥的旧发卡,想起她失踪前说的“要揭开老城区的秘密”,现在,他不仅在揭开秘密,还在守护那些被秘密掩盖的温暖。“我们会的。”他轻声说,“不仅为了灵脉,也为了所有像孟晓棠一样,带着执念等待的人。”
而此时的城西工厂,鬼面正看着监控里的老宅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双主角不仅没被组织的行动牵制,还找到了孟晓棠的更多线索,甚至联系上了她的亲人。“一群废物!”他对着对讲机怒吼,“通知下去,加快灵脉容器的填充速度,下周必须启动七星锁魂柱,不能再给他们传递这种虚假的温暖!”
监控画面的角落,陈玥的残影正站在工厂的原料库旁,手里拿着一张画着“容器弱点”的草图,对着镜头轻轻挥手——像是在提醒陈砚和苏晚,容器的弱点在底部的灵脉接口,用双生栀子汁液就能暂时停止填充,也像是在告诉他们,只要坚持守护这些温暖的故事,就一定能找到对抗噬魂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