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 > 第135章 林晓查到收音机的流转记录

第135章 林晓查到收音机的流转记录(2/2)

目录

“太好哭了。”林晓吸了吸鼻子,“明明是很平常的小事,却觉得比电视剧还让人感动。陈砚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进《城市拾遗》,让更多人知道老城区还有这么温暖的执念。”

陈砚点头,翻开笔记本,在“孟晓棠与沈嘉树”专题下写下标题:“一台收音机,跨越七十载的等待”。“不仅要写,还要写得详细,把每一次流转背后的故事都写进去,让读者知道,每一件旧物背后,都可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深情。”他抬头看向苏晚,“苏晚,你感知到的孟晓棠情绪,也可以加进去,用更细腻的方式呈现她的等待和思念。”

苏晚轻轻点头,指尖泛着淡白光,再次触碰桌上的收音机——这一次,感知里的画面不再是孤单的等待,而是孟晓棠和沈嘉树在戏院后台调试收音机、在老宅院桂树下听歌、在诊所门口合影的温馨场景,还有李建国小心翼翼保管收音机、周爷爷在旧货市场发现收音机时的惊喜……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温暖得让人不想醒来。

“她在笑。”苏晚的嘴角也跟着弯起,“孟晓棠的残影在笑,她看到我们查到的流转记录,知道沈嘉树一直在找她,知道她的收音机被好好保管了这么多年,终于放心了。”

中午时分,周瑶拿着一张泛黄的小纸条冲进花坊,激动地挥舞着:“找到了!真的在电池仓里!你们看,上面真的写着‘月圆之夜,桂树下听’!”纸条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孟晓棠的笔迹,边缘还沾着一点桂花香,和苏晚感知到的气息一模一样。

林晓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发给孟晓峰:“让他也看看姐姐当年留下的纸条,说不定能勾起他更多小时候的回忆。”她看着纸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三就是中秋,正好是月圆之夜,孟晓峰正好那天回国,我们可以带着收音机去老宅院的桂树下,让他听听姐姐留下的歌声,也算是圆了孟晓棠和沈嘉树的心愿。”

“这个主意好!”陈砚立刻赞同,“我们可以邀请王爷爷、张老爷子,还有沈明远爷爷一起去,让他们也见证这个时刻。周瑶,到时候你可以准备点月饼和桂花酒,我们在桂树下办个小小的聚会,也算给孟晓棠和沈嘉树一个正式的告别。”

周瑶笑着点头:“没问题!我奶奶肯定也想参加,她当年可是孟晓棠的粉丝,一直遗憾没和孟晓棠合过影。”

苏晚将纸条小心地夹进陈砚的笔记本,感知里孟晓棠的灵脉波动渐渐变得平和,像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她要走了。”苏晚轻声说,“知道所有事情都有了圆满的结局,她可以安心地去找沈嘉树了。”

收音机里的《月圆花好》还在播放,却比之前更轻柔,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重逢伴奏。林晓看着屏幕上的流转记录,突然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不是简单地整理资料,而是在为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寻找一个温暖的归宿。

下午,陈砚和苏晚带着收音机去了张老爷子的钟表店,张老爷子看到流转记录后,感慨地叹了口气:“柳静先生当年说‘灵脉有痕,执念有声’,孟晓棠和沈嘉树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台收音机不仅是他们的定情信物,更是老城区灵脉的‘记忆载体’,以后一定要好好保存。”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铜制防尘罩,“这个送给你们,能保护收音机的灵脉波动,也能防止灰尘。”

从钟表店出来,夕阳已经西斜,老城区的街道上亮起了暖黄的路灯。陈砚提着装有收音机的防尘罩,苏晚走在他身边,两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像一对并肩前行的伙伴。“接下来,我们可以专心调查噬魂会了。”陈砚轻声说,“有了孟家的灵脉资料,还有赵老板提供的线索,我们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老巢。”

苏晚点头,看着远处晚香花坊的方向,感知里双生栀子的花香越来越浓,像是在为他们加油。“我们会的。”她说,“不仅为了灵脉,也为了所有像孟晓棠和沈嘉树一样,带着执念等待的人。”

而此时的城西工厂,鬼面正看着监控里的老宅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双主角不仅没被组织的行动牵制,还通过一台旧收音机查清了孟晓棠和沈嘉树的故事,甚至联系上了孟晓峰。“一群废物!”他对着对讲机怒吼,“通知下去,加快灵脉容器的填充速度,中秋之夜必须启动七星锁魂柱,不能再让他们传递这种虚假的温暖!”

监控画面的角落,陈玥的残影正站在工厂的原料库旁,手里拿着一张画着“容器弱点”的草图,对着镜头轻轻挥手——像是在提醒陈砚和苏晚,容器的弱点在底部的灵脉接口,用双生栀子汁液就能暂时停止填充,也像是在告诉他们,只要守住这些温暖的故事,就一定能找到对抗噬魂会的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