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艰难的决定(2/2)
选择保留外衣,意味着他能在即将到来的寒冬中多一分御寒的保障,降低冻伤和疾病的风险。但代价是,他可能无法获得急需的食物和盐。虚弱的身体没有能量补充,会加速崩溃;伤口的愈合会停滞甚至逆转;缺盐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他可能根本活不到需要这件外衣来抵御最寒冷天气的那一天。
选择交换外衣,意味着他能立刻获得救命的粮食和至关重要的盐,解决眼前的生存危机,为身体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但代价是,他将失去最重要的御寒物。随着秋意加深,冬日渐近,夜晚的寒冷会变成致命的威胁。他可能不会饿死,但可能会在某个寒冷的夜晚,悄无声息地冻僵在这破庙之中。
理性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进行着冷静到近乎冷酷的风险评估。凌云强迫自己剥离所有情感因素——对温暖的眷恋,对“体面”的最后一丝执着,以及对未来严寒的恐惧。他像一个医生在评估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权衡着利弊得失。
寒冷,是一个渐进式的、未来的威胁。它的致命性会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步增加,但目前尚在可忍受的范围内。而饥饿和缺盐,是即刻的、持续放血的危机。它们每分每秒都在消耗他的生命值,削弱他抵抗寒冷和疾病的基础能力。一个濒临饿死的人,是谈如何过冬的。
“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考虑生活问题。”一个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在冻死之前,必须保证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
再者,盐的价值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是调味品,更是生命维持系统的关键。钠离子和氯离子对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体液平衡至关重要。没有盐,他的身体机能会迅速衰退。而且,盐的消毒作用,对于缺乏有效抗菌药物的他来说,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这一点,作为医学博士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权衡的天平,逐渐倾斜。
做出最终决定的那一刻,凌云感到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悲凉。这不仅仅是一次物质的交换,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割舍。用一件能提供最基本温暖和尊严的衣物,去换取几口粗糙的食物和一点点咸味,这其中的不等价,赤裸裸地揭示了底层生存的残酷逻辑。这意味着他不得不主动放弃作为“文明人”的最后一点象征,更加彻底地融入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生命被极度贱卖的流民状态。
他沉默地站起身,走到角落,拿起那件外衣。他仔细地拍打着上面的灰尘,抚平褶皱,尽管这改变不了它的破旧。动作缓慢,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然后,他将其小心地折叠起来,叠成一个整齐的方块。
他选择了一个天气相对晴朗、视野较好的上午。将叠好的外衣夹在腋下,柴刀紧紧别在腰后。深吸一口气,他拄着拐杖,再次走向那条承载着他希望与恐惧的小路。
潜伏在熟悉的灌木丛后,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快速地跳动着,撞击着肋骨。既期待交易的达成,换取活下去的资本;又恐惧着未知的接触,可能带来的危险。他反复低声练习着那几个生硬的词语,像是一个即将登台的演员,在背诵着唯一能救场的台词。
“换……饼?”
“盐……”
“换……”
声音干涩而微弱,消散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小路的尽头,等待着那个将决定他下一步命运的“交易对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