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告别乡土 征程再启(2/2)
李文轩也上前,温言道:“韩老愿往,实乃我等之幸。此后路途,还需韩老多多指点。”
韩老倌闻言,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作揖。至此,凌云、李文轩、韩老倌,三人组成的核心小组正式成型。
行装已备,告别已毕。凌云、李文轩、韩老倌三人,背上简单的行囊,在村民们的簇拥下,走向村口。
临上大路前,凌云让李文轩和韩老倌先行几步,自己则独自转身,登上村口那处熟悉的高坡。他驻足,回望整个张家屯。
晨雾尚未完全散尽,炊烟袅袅,熟悉的茅屋土墙、那棵老槐树、自己居住过的小院……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中。这个曾经陌生而充满敌意的小村庄,此刻在他眼中,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这里,他经历了最初的生存危机,用医术挽救了生命,从排斥到赢得了信任,与李文轩、韩老倌建立了团队,更在实践中验证了自己带来的医学理念。这里,是他穿越后坚实的起点,是他信念的试金石,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感恩,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无比坚定。
他转身,大步追上等候的伙伴。三人相视一笑,再无多言,转身踏上了那条通往县城的、尘土飞扬的土路。
夕阳的余晖,将三人的身影拉得悠长,投射在苍茫的大地上。前路漫漫,通往县城的道路并非坦途,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挑战:本地医馆的同行竞争与可能的倾轧,官府衙门的盘查与繁琐手续,县城居民对新来者医术的质疑与观望……
然而,挑战之中,也蕴藏着更大的机遇:更丰富的病例类型将促使医术精进,更广阔的平台可供施展抱负,真正有机会系统化地实现济世救人的理想。
走着走着,凌云打破沉默,对身边的伙伴们说:“走吧,我们的医馆,该有个名字了。”
李文轩略一沉吟,微笑道:“悬壶济世,佑民安康。不如就叫‘济安堂’?取济世安民之意。”
凌云点头,目光越过前方的土丘,投向遥远地平线上那隐约可见的、县城的轮廓。
“好!济安堂!好名字!”凌云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
新的舞台,就在前方。三人小组,怀着对过往的感恩、对未来的希望与决心,踏上了充满未知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征程。故事的篇章,就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