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宫闱新风(1/2)
贤妃产后血崩,太医院束手无策。
皇帝急得团团转,杨院判却坚持血淤宜补,开了十全大补汤,让贤妃连服三日。谁知贤妃的血越流越多,已经昏迷不醒。
陛下,再这样下去,贤妃娘娘就没命了!皇后哭着劝道。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传凌云!
凌云赶到坤宁宫时,贤妃躺在床上,面色如纸,下身的褥子已被鲜血浸透。杨院判还在说:陛下,血淤是产后常见症,补药下去就好了……
闭嘴!凌云打断他,血崩是血管破裂,再补药就是火上浇油!
他取出银针,在贤妃的三阴交等穴施针止血,又让阿芷取来仙鹤草地榆炭等草药,熬成汤药灌下。
你去准备丝线和草药。凌云对李文轩道,我要结扎破裂的血管。
李文轩吓了一跳:先生,这……这能行吗?
能行。凌云眼神坚定,西洋外科用丝线结扎血管,比中药止血更快。
他让宫女将贤妃抬到床上,解开下身的衣衫。只见***有一道一寸长的裂口,鲜血正汩汩流出。
凌云用丝线紧紧扎住裂口上方的血管,又涂上草药粉末。半个时辰后,贤妃的出血终于止住了。
陛下,娘娘醒了!宫女惊喜地喊道。
贤妃缓缓睁开眼,虚弱地说:多谢……凌先生……
皇帝激动得热泪盈眶:凌爱卿,你救了贤妃,就是救了朕的江山!
三日后,帝后亲赐济世金针匾额,挂在医正堂门口。
经此一事,宫中上下对医正堂刮目相看。皇后更是带头学习医养三式:
晨灸:每天清晨,皇后率宫眷到御花园的艾灸台灸足三里、关元穴。她还将艾草制成香囊,分发给宫女太监,既能防蚊,又能祛湿。
午膳:尚食局推出四时药膳谱。春天喝疏肝粥,夏天喝清心羹,秋天喝润肺膏,冬天喝补肾汤。
夜浴:皇后公开药浴配方——艾蒿祛湿、玫瑰养颜、菖蒲驱秽。宫女们争相效仿,御花园的池塘里,飘着各种花瓣。
太监宫女们见状,也纷纷学起穴位按摩。御花园成了养生广场,每天都有人互相按摩穴位,缓解疲劳。
京城百姓见宫中都兴起了医养之风,也开始效仿。药渣不再随意丢弃,而是用来养花——药渣养花之风盛行,据说用当归渣养的牡丹开得更艳,用黄芪渣养的菊花更耐寒。
医正堂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医养三式在宫中推行半年,效果显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