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把陆念念给赶回娘家去了(1/2)
有人激动得忍不住开口道:“我觉得这事儿成,反正都要干活,但是如果干活能回去,能被推荐上大学的话,我愿意上!”
其他人忍不住地点头。
有些人已经受不了选择了嫁人,他们之所以还在扛着,不就是因为还对回城抱有期待么?
可期待是未知的,是无止境的等待,是日升日落,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看不到尽头的等待。
他们并不是不能吃苦,只是惶恐,害怕,未知,以及看不到尽头而已。
他们如果愿意沉下心来,他们相信肯定可以做好那些农活,总不能除草浇水还能有比学习难?
其余人听了徐迁的话忍不住点头,刚大队长过来突然宣布,如果他们愿意,他们知青可以按照工分制来给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
具体操作就是,工分还是按照和村里人一样正常算,只是他们知青私下里还会另外有一个工分考核。
按照每个人每天完成的工分算,加起来最高的一个人可以在村里获得工农兵推荐名额时。
优先推荐工分排在第一个的人去,其次是,如果知青提出能改善村里的建设性意见和想法,成功实施,确实改善了村里,做出巨大贡献的话,将可以获得100工分不等的奖励。
这个奖励的工分是不能算钱的,但是可以私下里加到知青的考核工分里。
他们虽然干活不是很在行,但是别的会啊,比如会读书认字,可以帮助扫盲,之前学校教过基础的急救,他们也可以教给村里啊。
其中,还有人家里是做科研方面的,还有家里会些别的,就算不会,城里会的,但村里不会的多着呢。
光是想一想,就让他们激动得不行。
旁边的池芳也跟着点头:“是啊,徐知青,我觉得这事儿行,虽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下来工农兵名额,可这明显是村子里想互惠互利。
村子想靠咱们拿光荣红旗,村里有了光荣红旗,那就有很大几率分到大学名额,这样他们好,我们也好!”
别的村子为了个名额争的死去活来的,有些女知青更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东西,还有些村子直接根本就不给知青,给了村里的人。
这样一对比,他们在的大队,支书和大队长提出的,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了。
这样,他们只要做自己该做的,积极响应劳动和祖国提出的号召,就能获得大学的推荐名额。
这样的名额,他们自己也心服口服,最主要是,只要肯努力,那就大家都有可能。
这是他们第一次能看到回城的希望,而且那么的近,所有人都热血沸腾了起来。
这事儿几个知青商量来商量去,最终都选择了答应下来,不过他们同时也商量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原本村里准备竞争考核记分员的工作的,既然支书和大队长这么为他们考虑,他们也准备汇报给村里。
那就是一致决定,推荐陈雪莹当这个记分员,所有知青都决定放弃竞选,并且全都推荐她。
这个事情陈雪莹和其他人并不知道,她并不知道她的一个举动改变了多少人,这个村子又因为她这个提议在未来的一年内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些都是之后发生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