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朝堂鼎革:霍门亲故布要津(2/2)
霍山、霍云紧随其后出列。两人同样年轻,穿着崭新的官服,脸上带着与霍禹相似的兴奋与骄矜。霍山(霍光侄)显得更加沉稳内敛些,霍云(霍光侄)则更外露。他们齐声领命,声音里充满了新贵得志的意气风发。侍中!黄门侍郎!羽林监!这些要害职位如同阶梯,将霍氏年轻一代的子弟,稳稳地送入了帝国权力中枢的门槛!
名单还在继续。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个个职位被赋予。霍氏的门生故吏、姻亲子弟、在清洗中立场坚定或有功之人…如同雨后春笋般被迅速拔擢,填补着上官桀、桑弘羊集团覆灭后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尚书台、宫禁宿卫、京师卫戍、乃至部分郡国守相…关键的位置如同棋盘上落下的棋子,被霍光那双稳定而有力的大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和亲信的网络之中。
“…擢!田千秋——仍为丞相!加食邑千户!以示恩荣!”
最后,霍光念到了丞相田千秋。这位在废立风波中保持沉默、在清洗中得以保全的老臣,此刻出列谢恩。他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一种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谦恭,对着御座和霍光深深行礼,声音平稳无波:“老臣田千秋,叩谢陛下、大将军天恩浩荡。”他的位置得以保全,甚至加了恩赏,但这更像是霍光对朝局平衡的一种象征性安抚,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权柄在谁手中。
随着最后一个名字念完,霍光的声音落下。殿内陷入一种短暂的、奇异的寂静。那是一种格局已定的、无声的宣告。
玉阶之上,刘弗陵依旧静静地坐着。他的目光从空洞的地面缓缓抬起,扫过玉阶下那一片崭新的、充满了勃勃野心和忠诚于霍光的“忠臣良将”的面孔。张安世的沉稳激越,杜延年的冷峻锐利,范明友的剽悍杀气,霍禹霍山霍云等人掩饰不住的兴奋与骄矜…一张张面孔,如同新铸的、闪烁着寒光的兵器,拱卫着那个深紫色的身影。
少年的眼中,那片死水般的沉寂深处,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光点闪烁了一下,随即又迅速湮灭。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了那只一直抠着扶手的手。那只手小小的,在宽大的龙袍袖口中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动作微小得几乎难以察觉。
“准…奏…”一个极其微弱、毫无情绪起伏、如同梦呓般的声音,艰难地从他干涩的喉咙里挤了出来。那声音轻飘飘的,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侍立一旁的老宦官立刻会意,如同训练有素的傀儡,尖着嗓子高声宣唱:“陛下有旨——准奏——!”
“臣等——谢陛下隆恩——!谢大将军提携——!”
玉阶之下,以张安世为首,所有新获擢升的官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动作整齐划一,声音洪亮如潮,充满了对新权力的渴望和对霍光绝对的忠诚!那声浪汇聚在一起,如同无形的洪流,冲击着殿宇的穹顶,也冲击着龙椅上那个单薄而沉默的身影。
霍光站在跪拜的众人之前,如同接受朝拜的君王。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平静地扫过眼前这片由他亲手擘画、已然成型的权力版图,扫过那些匍匐在地、宣誓效忠的臣子,最后,目光落在了玉阶之上,那个无声点头、形同木偶的少年天子身上。
一丝极其难以察觉的、混合着掌控一切的满足与更深层疲惫的复杂神色,在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
他微微颔首,玄色的大氅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拂动。
“诸卿平身。”他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威严,“望尔等恪尽职守,同心戮力,共扶社稷,不负陛下与本将军之厚望!”
“谨遵大将军钧令——!”
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再次响起,震得殿宇嗡嗡作响。
在这片象征着新秩序诞生的洪亮誓言声中,刘弗陵缓缓地、无声地收回了目光,重新垂落在那片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小小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轻轻地抠弄着扶手上蟠龙冰冷的鳞片。那动作细微而固执,仿佛是他在这座由霍光意志重塑的、冰冷而坚固的崭新殿堂里,唯一能抓住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未央宫阙巨大的阴影,正无声地笼罩下来,将一切都纳入它既定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