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汉阙惊澜 > 第120章 驱离京都:故王衔恨返昌邑

第120章 驱离京都:故王衔恨返昌邑(2/2)

目录

“噗嗤!”“噗嗤!”“噗嗤!”

刽子手们动作熟练而高效,手起刀落,如同砍瓜切菜!一颗颗头颅滚落,一具具无头的尸身扑倒在地。鲜血汩汩流淌,很快就在广场的低洼处汇聚成一片片黏稠的、暗红色的血泊,反射着天空惨白的光。浓烈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几乎凝聚成了实质,让远处围观的少数官员都忍不住弯腰干呕,脸色惨白。

尸体越堆越高,血流成河。这场针对昌邑旧臣的清洗,残酷、高效,不留任何余地。霍光用这二百多颗人头和漫天的血光,向整个长安、向天下昭示:任何挑战他权威、依附昏主的力量,都只有被连根铲除、碾为齑粉的下场!

当最后一名昌邑臣子的人头落地,广场上已是尸山血海,宛如人间地狱。范明友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士兵们开始上前清理现场,将尸首拖走,用黄土掩盖血迹。但那浓重的死亡气息,却已深深浸入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与此同时,霸城门外。

一辆简陋至极、没有任何王室标识的青篷马车,孤零零地停在官道旁。这甚至不是诸侯王规格的车驾,更像是一辆用来运送货物的普通马车。几名负责押送的、脸色冷峻的郎官,按着腰刀,肃立四周。

刘贺被粗暴地塞进了这辆马车。他依旧穿着那身脏污不堪的龙袍,头发散乱,眼神呆滞,仿佛还没有从接连的打击中回过神来。当他被推入车厢,感受到那硬木板座的冰冷时,他才仿佛被刺痛般惊醒,猛地扒住车窗,探出半个身子,回头望向那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长安城和巍峨的霸城门楼。

他的目光,不再是疯狂的怨恨,而是变成了一种极致的、深入骨髓的怨毒。那眼神,像是一条受伤的毒蛇,在阴暗的洞穴里舔舐着伤口,等待着复仇的机会。他死死盯着那高大的城门,盯着城门楼上隐约可见的、霍光麾下士兵的身影,嘴唇翕动,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嘶哑地、一字一顿地诅咒:

“霍…光…老贼…今日之辱…他日…必百倍奉还…朕…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还有这长安…这未央宫…我刘贺…还会回来的!”

押送的郎官首领,一名面容冷峻的校尉,根本懒得理会他的诅咒。他走上前,将一卷帛书扔进车厢——那是正式贬黜刘贺为海昏侯、责令其即刻就国、永不奉诏入朝的诏令。

“海昏侯,”校尉的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敬意,“时辰已到,该上路了。陛下…哦不,大将军有令,送你至渭桥,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好自为之!”

说完,他根本不等刘贺回应,猛地一挥手:“出发!”

车夫挥动马鞭,抽打在瘦马的身上。马车发出一阵吱呀作响的呻吟,缓缓启动,沿着通往东方的官道,颠簸着前行。那速度,缓慢而沉重,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屈辱和失败。

刘贺依旧扒在车窗上,死死地盯着身后那越来越远的长安城。秋风吹起他散乱的花白头发(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二十岁),吹动他身上那件破烂肮脏的龙袍,那明黄色在灰暗的天地间,显得如此荒谬而悲凉。他的眼神,如同两簇鬼火,在绝望的灰烬中燃烧着永不熄灭的仇恨。

马车渐行渐远,最终化作官道尽头一个模糊的黑点,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之中。

霸城门楼上,霍光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那里。他负手而立,玄色的深衣在风中猎猎作响。他面无表情地眺望着东方,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个落魄王爷颠沛流离的余生,也看到了那怨毒目光背后,可能潜藏的、微不足道却不得不防的隐患。

“传令给豫章太守,”霍光没有回头,对身后的范明友淡淡吩咐道,“‘看顾’好这位海昏侯。无诏,不许他离开封地半步。其言行举止,按月呈报。”

“诺!”范明友躬身领命。

霍光不再说话。秋风卷起城楼上的旌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脚下,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废立风暴、血迹未干的长安城;远方,是载着失败者和无尽仇恨、消失在尘埃里的马车。

一个时代,以一种极其惨烈和决绝的方式,落幕了。而另一个时代,伴随着未央宫阙上空那依旧浓重的血腥气,正悄然拉开序幕。只是这新的一幕,注定仍将在他霍光的掌控之下,伴随着新的博弈、新的暗流,以及那被驱逐者留下的、如同跗骨之蛆般的诅咒,缓缓展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