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金瓶梅世界当邪修 > 第197章 初闻天魔踪

第197章 初闻天魔踪(1/2)

目录

镇守使衙门,地下密室。

此处的阵法禁制已被刘辉以金丹修为重新布置,不仅隔绝内外。

更添聚拢、提纯那稀薄衰败灵气之效,虽效果微乎其微,但聊胜于无。

密室内,原本堆积如山的灵石、灵材早已消耗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各类书籍、竹简、玉简、骨片,甚至还有一些残破的龟甲与兽皮。

这些都是根据刘辉的命令,从兖州各大世家、宗门故纸堆中,乃至州衙库藏最深处搜罗而来。

所有涉及上古秘闻、天地异象、星象占卜、域外传说乃至神话志怪的记载。

刘辉盘坐于书山卷海之中,双眸微阖,强大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

同时覆盖着数十份不同的载体,其上文字、图形如同流水般涌入他的识海,被高速处理、分析、比对。

成就混沌金丹后,他的思维速度、信息处理能力已非筑基期可比。

尤其是“万法皆空”神通初成,让他对能量和法则的感知敏锐到了极致。

甚至能隐隐捕捉到,这些古老载体上残留的、属于遥远时代的一丝微弱道韵。

【万法归源系统同步运行中……信息录入……关键字检索:天倾、壁障、域外、邪魔、灵气衰变、纪元更迭、补天……关联性分析……模型构建……】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冷静地响起,辅助他进行着海量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时间一点点过去,密室内只有书页翻动和玉简触及额头的细微声响。

大多数记载,都是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或是古人因无知,而对自然现象的牵强附会。

但也有少数碎片化的信息,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引起了刘辉的注意。

一份得自州衙秘库,由前朝某位喜好杂学的皇室成员编纂的《寰宇奇物志》残篇中,则提到一个概念:“苍穹之衣”。

书中含糊地记载,世界之外并非虚无,而是充满危险的“域外混沌”。

世界如同被一层无形的“苍穹之衣”包裹保护,若“衣”有损,则“外邪”可入,内灵可泄。

刘辉目光微凝。

“苍穹之衣”,这与皇帝传讯中,提到的“苍穹壁障”何其相似!

一份由某个早已没落的,小修仙家族献出的祖传玉简,记录了一位先祖的游历笔记。

笔记中提到,其在极西之地某处上古遗迹中,曾见过一幅壁画。

描绘着“巨神撑天,修补裂痕”的场景,壁画旁还有模糊的古老祷文,似乎与“维系平衡”、“驱逐外魔”有关。

可惜,这位先祖未能深入解读。

还有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关于“末法时代”的预言。

有佛家所言“末法劫”,有道家所忧“灵气归寂”,皆指向修行文明的终将衰亡。

但其中一份来自西域番僧的密卷,却提出了一个迥异的观点:

“末法并非终点,而是“浊升清降,法则重塑”之机,若能把握,或可于死寂中开辟新道。”

其中一枚来自高家秘库、材质非金非玉的黑色令牌引起了他的注意。

令牌入手冰凉,正面刻着扭曲的、不似任何已知文字的符文。

背面则是一幅简陋的星图,其中一颗星辰被刻意染成了暗红色。

当他将混沌真元小心翼翼探入时,令牌微微一颤,传递出一段极其古老、断断续续的意念信息:

“……苍穹……非天,乃囚笼之盖,亦为守护之壁……壁障之力,源自星核。

流转于地脉,显化于灵机……然,星核有晦,壁障自生瑕……外道窥伺,蚀之以虚魔之力……”

另一份从林家藏书阁中找出的、以某种妖兽皮鞣制而成的古老卷轴,则用更为形象的笔触描绘:

“吾族先贤有言,吾等所居之界,宛若‘池塘’。

池水乃灵气,池壁即苍穹。有牧者(被划掉)……有外魔居于‘池’外,偶投饵食,亦会……垂钓。

昔年‘大崩解’,池壁现裂,浊流倒灌,灵机污浊,万灵泣血……后虽弥合,裂痕犹在……”

零零碎碎的信息,如同拼图般在刘辉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这方世界并非孤立存在,它被一层名为“苍穹壁障”的能量护罩所保护(或者说囚禁)。

壁障的力量来源于世界核心,并通过地脉灵气循环维持。

然而,世界核心似乎本身就有问题(星核有晦),导致壁障存在先天缺陷。

而在壁障之外,存在着被称为“外道”、“虚魔”或者“外魔”的恐怖存在,它们一直窥伺着这个世界。

所谓的“天倾之劫”,就是壁障因未知原因,很可能是外部攻击,与内部缺陷共同作用,遭受了严重损伤。

导致内部灵气外泄,同时外部被称为“虚魔之力”或“浊流”的能量渗透进来,污染灵气,侵蚀法则!

“池塘……垂钓……”刘辉咀嚼着这两个词,联想到自身修炼时,汲取天地灵气,以及“凶瞳”吞噬能量的特性,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