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95,打造全球第一村 > 第37章 录取通知书到了,林夜考上复交大学!

第37章 录取通知书到了,林夜考上复交大学!(1/2)

目录

外婆叫温淑英,外公叫吴元善。

要进外婆家,要先进一个进士牌坊。

两边是风化的石柱,牌坊为花岗岩材质,大概有五米宽,斑驳的石板上刻了后人的一些斑斑点点的字,深深浅浅的刻痕里嵌满青苔。

这座看上去有历史颇有些悠久的石牌坊匾,顶端上面写着四个正楷大字“兄弟进士”。

虽然斑驳,却感受到这吴氏祖上的荣光和辉煌。

进了牌坊,再走十几步石阶路,青石板被鞋底磨得溜光水滑。

然后豁然开朗,眼前景象陡然开阔——里面有点像是客家围屋一样,住得都是吴氏的族人。

黛瓦白墙的房屋大约住了十二三户,围了一个大圈。中间是平坦的水泥晒谷坪。

此时晒谷坪已经搭好了戏台。

竹木架子上蒙着红布,台角悬着两只明晃晃的钨丝灯泡,招来飞虫嗡嗡盘旋。

当地人的习俗,家有喜事要唱三天戏。

而周围空地都摆满了桌椅板凳,粗木方桌配长条凳,密密麻麻铺展开去。

估计少说也有七八十桌。风里飘来柴火烟气和蒸肉的荤香。

这是大办啊。

这次的寿宴,族人,附近的村里邻居,还有自家的亲戚都来了。

人声鼎沸,孩童在桌凳间追逐尖叫。

在晒谷场旁边有一个大水井,井口石栏湿漉漉地泛着水光。

水井旁边用红砖砌了长长的一排临时的灶台。

架了八口大锅,直径近米的铁锅架在土灶上。柴火在灶里面烧着,火舌舔着锅底,噼啪作响。

上面正在蒸着食物,冒着白白的热气,笼屉缝隙里溢出诱人的米香和肉味。

正中央,戏台上面一个红布横幅,浆洗得发硬的红布被竹竿绷直,写着:“恭祝吴母温淑英老孺人古稀华诞”。

“好热闹啊!”林雁喊了一声。

鞋底蹭过晒谷坪的水泥地,发出沙沙轻响。

一家人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走进外婆家大厅堂。

此时,大厅堂里已经坐满了人。

八仙桌旁挤挨着男女老少,瓜子壳在砖地上积了薄薄一层。

有认识的人,也有些不认识的。

“大姑,林夜,林雁,你们来啦!”

脆生生的喊声响起,吴青跑过来,辫梢扫过蓝布衫肩膀。

“青青”林雁高兴的喊道。

“林雁姐,夜哥你拿了这么多东西来啊!”

吴青边说一边过来帮忙拿,接过林夜手里最沉的礼盒时胳膊明显往下一沉。

林夜正要跟亲戚们打招呼,嘴角笑意刚扬起——

却听到一声很不合时宜的话。

虽然很小声,像毒蛇吐信,但以林夜现在超灵敏的感官,他是听得清清楚楚。

“穷得乞丐一样,能有什么好东西!”

说话的是排行老二,也就是林夜大舅吴水保大儿子吴言。

他斜倚在雕花木隔断旁,指间夹着烟,嘴角噙着一丝讥诮。

外婆一共生了十个孩子,六男四女,林夜妈吴秀兰是老大,老二是吴水保,还有章江机械厂的老三吴斗生,老四吴主生,老五吴早生,老六吴小兰,老七吴兰生,老八吴北生,老九吴东红,老幺是莞城的吴满英。

重生前,除了老大吴秀兰和老六吴小兰,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非常富有,最有钱的就是老二吴水保和老幺吴满英,吴满英只是后来居上,但吴水保则是一直都是土财主,光县城里就有五套房。

吴水保是田富村村长。

今年四十四岁。

田富村,是宁县最富的村,虽然是宁县东北郊区,但是离县中心距离并不远,不到两公里,这里小洋楼,高楼林立,还有一个三星级酒店,成了八十万人口大县最早的高档住宅区。

那些想要买房或者租房的人,很都会选择这里安家。

环境好,房子漂亮,交通方便。

吴言是吴水保大儿子,今年二十六,在县水利局工作。

他十八岁高中毕业就去当了两年兵,回来后就进了政府单位,本来是工人编制,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干部编制,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县水利局的一个副科级干部。

最穷的当然就是林夜家。

他们家一直跟吴水保家没有什么来往。

原因是早些年吴秀兰生重病,林森走投无路去跟他借了两百块钱,很久没有还,后来不够又去找他借,被赶出来了。

“你借?你借这么多,能还得起吗?”大舅妈张赛凤怒道。

大舅吴水保就在旁边冷冷的看着这个狼狈的姐夫。

士可杀不可辱,便羞愤的走了。

从此没有来往。

林夜小时候喜欢来这些富亲戚家做客,因为有肉吃。

林夜吃得多,但是却遭人嫌弃。

吴言最看不起这个爱吃肉的表弟。

吃东西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每次看到林夜,就大叫,饿死鬼来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