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金融的起锚(2/2)
剩下的,就是找到精确的工艺参数组合!
他隐约记得压力参数似乎是80,那温度呢?
记忆碎片翻涌,一时难以清晰捕捉。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继续优化!集中火力攻克参数!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他深知,科研的突破往往就在这持续加压的“临界点”附近。
---
周末的中午,复交大学食堂没有往日喧嚣。
林夜、代悦和杨立军坐在一起。
杨立军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快速扒完饭后,神秘兮兮地对林夜说:
“夜哥,吃完饭,能抽空跟我去趟机房吗?我给你看个东西,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林夜心中一动,看着杨立军眼中压抑的兴奋和一丝忐忑,点了点头。
学校老机房充斥着老式cRt显示器特有的嗡鸣和淡淡的灰尘味。
杨立军熟门熟路地找到一台相对空闲的机器,开机,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裤兜里摸出一张3.5英寸软盘,“咔哒”一声插入软驱。
一阵读盘的吱嘎声后,屏幕上弹出一个简洁甚至有些粗糙的蓝底白字doS界面程序窗口。
“掘金者?”林夜看着窗口顶部的标题,念出声。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杨立军旁边,身体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屏幕。
“嗯!”杨立军的声音带着紧张和自豪,
“这是我给它取的名字。本质上,它是一个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脚本,核心目标是实时抓取、清洗、解析公开的股市行情数据,试图从中挖掘出具有统计显着性的模式,为交易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理论上能提高交易的胜率。”
他一边解释,一边敲击键盘调出几个监控界面。
“夜哥,上次在章江,亲眼看着你三天把五万翻到十二万……对我的冲击太大了!也给了我巨大的灵感。
我就想,能不能用技术手段,把这种对市场的‘感觉’量化、程序化?
虽然它现在还很原始,界面丑,代码也糙……但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
杨立军的语速越来越快,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各种图表和数据流。
林夜没有说话,只是专注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不断刷新的K线雏形和一些初步的统计指标折线图。
他的眼神越来越亮。
“现在它能做到什么程度?”林夜沉声问道,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昨天刚完成一次核心升级,我重构了数据抓取引擎,”
杨立军指着屏幕上快速滚动的日志信息,“效率提升了30%以上,能覆盖更多的数据维度。你看这里,”
他切换到另一个复杂的图表界面。
“我尝试引入了简单的聚类算法,试图从盘口挂单的异动变化速率、特定新闻关键词在股吧论坛的实时热度等非传统指标中,识别出疑似主力资金操作的‘痕迹’……当然,这非常初级,噪音很大。”
林夜的目光紧紧锁住其中一个突然剧烈波动的指标曲线,旁边标注着一只股票代码:
“这个……是这个软件捕捉到的?这只股刚才快速拉升了八个点!”
“对!”杨立军兴奋地点头,但随即又泄了气,“捕捉是捕捉到了,但信号生成滞后了大概……15分钟。
黄花菜都凉了。
我正在绞尽脑汁优化特征提取算法,试图减少噪音干扰,提升响应速度……”
他叹了口气,切换到一个模拟回测结果的界面,上面显示着几个不同策略的历史盈亏曲线,波动剧烈,毫无稳定性可言。
“你看,回测结果波动太大,偶然性极高。
离真正稳定、可靠的实战应用,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本来想着弄出来,多少能帮到你一点……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