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国家大脑递出橄榄枝,林夜毕业答辩后直面抉择!(1/2)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海啸般的掌声渐渐平息。
考核团的教授们纷纷起身,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和赞赏,上前与林夜握手表示祝贺。
那位外籍教授詹姆斯更是用力拍着林夜的肩膀,连连用中英文混合着赞叹:“Incredible!太出色了!林,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人群开始逐渐散去,但兴奋的议论声依旧充斥着走廊。
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刚才那震撼人心的两个多小时,谈论着林夜这个“怪物”般的学霸。
纪汉民老爷子没有随着人流离开。
他站在稍远处的窗边,双手背在身后,望着窗外,看似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眼中难以掩饰的灼热光芒,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他安排的这场“史上最难毕业考”,本意是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地检验林夜的成色。
他预想了各种可能:林夜或许能勉强通过,或许某一科特别突出而其他科平平,甚至可能失败。
但他万万没想到,结果竟是如此摧枯拉朽、碾压式的完美!
九门高难度学科,超高速解答,近乎满分!
雅思8.5分的语言功底!
地道流利的学术英语答辩!
还有那篇关于“第伍肽”的论文,所展现出的前沿视野和扎实研究……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天才学生”的范畴。
这是一个罕见的、拥有恐怖学习能力、极致逻辑思维、顶尖语言表达以及强大科研潜力的复合型战略人才!
“国之重器……”
纪汉民的脑海里猛地跳出这四个字。
这样的人才,放在校园里,是浪费!
他必须被放在更能发挥其才智的、更高的平台上!
就在这时,沙天佑校长陪着林夜走了过来。
沙校长脸上洋溢着骄傲和兴奋的红光,仿佛年轻了十岁。
“纪老!奇迹!真是奇迹啊!”沙天佑激动地说。
“我们复交出了个真正的麒麟才子!”
纪汉民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电,直接落在林夜身上,那目光仿佛要将他里里外外再看透一遍。
他没有理会沙校长的兴奋,而是用一种异常平静却极具分量的语气对林夜说:
“林夜,跟我来一下。老沙,借你办公室一用。”
沙天佑一愣,立刻意识到纪老有极其重要的事情要谈,连忙点头:“好好,这边请,这边请。”
林夜跟代悦说了几句,便跟着二老离开了。
三人来到校长办公室。
沙天佑亲自泡了茶,然后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将空间留给了纪汉民和林夜。
办公室内安静下来,只剩下清茶的袅袅香气。
纪汉民没有坐下,他站在窗前,背对着林夜,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整理思绪。
然后,他猛地转过身,看着林夜:
“林夜,你今天的表现,超出了我所有的预期。”
“我原本以为,你只是在经济金融领域有些超前的洞察力。但我错了。你的天赋和潜力,是全域性的。”
林夜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等待着他的下文。
纪汉民走近几步,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我知道你有自己的公司,有庞大的商业计划。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一个人能力的最高体现,是什么?”
林夜沉吟片刻,回答道:“实现自我价值,并以此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说得好!”纪汉民重重点头,“那么,你是否认为,一个平台的高度,决定了其成员所能创造的价值上限?”
林夜目光微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纪汉民不再绕圈子,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我现在正式代表‘元老院智囊团’,向你发出特招邀请。希望你能够加入我们。”
他顿了顿,似乎在强调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智囊团,直接对元老院负责,是华夏国家决策体系的最高咨询机构,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大脑’。
我们的工作,是基于最全面的信息、最前沿的视野、最严谨的推演,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大战略、危机应对提供最核心的决策参考。”
“这里汇聚了国内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学者和专家。
在这里,你接触的将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议题,你思考的将是关乎国运民生的宏大战略,你影响的,可能是这个国家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轨迹。”
纪汉民的目光炽热而真诚:“这里没有商业上的利润计算,但有更宏大的价值实现。
这里需要的,正是你这种超越常人的学习能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你的经济预判能力、你的科学素养、你的语言优势,都能在那里找到无可替代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